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文化 >正文

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获首都观众纷纷点赞

2016-09-08 11:12:48   来源: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讯

据蚌埠新闻网报道,9月6日晚,在北京长安大剧院再次响起余音绕梁的“拉魂腔”,继9月5日晚,代表安徽参加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首秀”大获成功之后,第二场专场演出又一次赢得首都观众热烈的掌声,为此次泗州戏进京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9月6日当晚的演出,全体演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首都观众送上了一份精美的文化大餐,满载记忆的“绿皮火车”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同时也赢得观众如潮的好评。专场演出结束时,持续不断的热烈掌声在长安大剧院回响。

该剧展现了一幅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丰富画卷,在这幅画卷上,进城追寻梦想的农民工所展示出的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社会进步的多姿多彩。同时,民族融合贯穿全剧始终,成为《绿皮火车》的最大亮点,也与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主旨高度契合。北京观众史大爷是一位“资深”戏迷,在他随身带着的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观看每场戏的感受。在观看了《绿皮火车》首场演出后,史大爷不仅对精彩的泗州戏演出本身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表示,剧中人物孟歌和小惠的爱情是我们民族团结的象征,这出戏宣扬的是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咱们国家是56个民族,56朵鲜花,只有民族团结亲如一家,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史大爷说。

“第一次听泗州戏,唱腔很优美。”“布景美,服装漂亮,唱得也非常好听。”连续两晚进行的演出,让首都观众充分领略到泗州戏这一淮河流域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的魅力,纷纷点赞。北京市民韩女士在观看演出后坦言,“刚进剧场的时候,对这场演出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但是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越看越有味,演出制作特别优良,演员表演到位,题材好,立意高,又接地气,真的挺让人感动。”另外,最让她开心的是,自己六岁的儿子安安静静很有兴趣地看完了整出戏。

不仅如此,《绿皮火车》演出也使首都观众加深了对蚌埠的认识和了解,“以前只知道黄梅戏,没想到安徽蚌埠的泗州戏也这么精彩,觉得很震撼。”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孙女士在观看完演出接受记者采访时连声赞叹。她认为,《绿皮火车》剧本写得很棒,演员表演也很棒,很多台词对白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象,很接地气,值得一看。

现在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工作的安徽人张正尤听说家乡剧目来演出,专门托人购票观看演出。张正尤告诉记者,他是安庆宿松人,对黄梅戏耳熟能详,但泗州戏并不了解,听了之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没有想到家乡还有这么好的戏。每个演员都很投入,唱得都很好听,故事特别能打动人,而且很新潮。“我们这个时代正需要有这样好题材的作品。”张正尤说。

两天来,该剧全体演职人员共同努力,发挥出最好水平,特别是两位主角孙玥和陆为为在舞台上的投入表演,让观众们记住了《绿皮火车》塑造的畲族农村女孩蓝小惠和汉族城市小伙孟歌这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该剧创作编排上体现出的传承和创新,使泗州戏大放异彩,得到了观众的充分认可。导演宋惠玲表示,这出戏尊重了传统,特别是在音乐和唱腔上,全是地地道道的泗州戏。但与此同时,戏曲内容的创新,突破了家长里短的小题材;表现形式的创新,以绿皮火车上的“六把椅子”来自由转换时空;表演风格的创新,“以歌舞演故事”自然流畅,更加彰显了泗州戏的魅力。

安徽泗州戏剧院院长宫胜春表示,《绿皮火车》代表安徽“开”到北京,受到首都观众的欢迎,大家的掌声和好评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认可和鼓励,剧院将以此为动力,努力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努力把蚌埠悠久的历史文化推向全国,把泗州戏发展得更好,让它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