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青春向新 五四专刊】王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2024-04-26 17:52:19   来源:安青网

走进萧县马井镇小伙王浩的牛舍,一眼望去,甚是喜人,100多头牛,各个膘肥体壮,毛色光亮。一头头牛儿怡然自得吃着草料,看到有人来了,纷纷把头伸出栏外,“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

这位远近闻名的“牛人”退役后便返乡创业,乘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创建了萧县坤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机械化耕作,在故乡这片沃土上找到了年轻人的另一种活法。他既把闲散的土地利用了起来,同时通过统一规划管理,每亩地可减少成本60余元,实现了从“地里刨食”到现在“土里生金”的转变。2023年合作社已经流转310亩土地,年盈利可达15万元,每年还可带动20余户村民务工增收,其中包括弱劳动力和残疾人等10余人。

每年收割完粮食后,看着小麦、玉米秸秆都浪费了,王浩很是心疼,到底该如何利用起来?心生一计,不如养牛吧,把秸秆变成肉牛的“压缩饼干”,牛粪还能施肥,算是产生农业生产的闭环了。

养牛初期,王浩没少吃苦头,幼牛刚刚运到厂里,感冒、腹泻等毛病不断,他四处寻医问药,每天守在牛舍,给牛量体温。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浩的养牛事业渐渐步入正轨,养牛规模也从最初的42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头。养得好是根本,卖得好是关键。他计划下一步通过“电商+直播”、“云端”记录肉牛养殖过程,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打通销售渠道。

秸秆禁烧期间,王浩通过合作社统一回收村民的玉米、稻草秸秆,制成饲料喂牛,还与周边的肉牛养殖场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这样既解决了政府禁烧难题,也解决了秸秆无法处理的问题,还可以带动农民致富。此外,合作社还与胜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进行粪污制肥还田利用,逐渐形成“秸秆+养牛+制肥”生态环保循环产业链,为全县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互联网时代了,区域差距、城乡差距都有逾越的方式,创业者的脑子也更加灵活。这些年看着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许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吧。”王浩说。

(记者 黄 慧)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