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红领巾心向党 在队旗下成长

2020-10-23 15:00:10   来源:安青网

安青网讯 有一种颜色,飘扬在心中永不褪色,那是红领巾的颜色;有一种骄傲,令人激动不已,那是戴上红领巾的光荣。团灵璧县委多年来依托团属阵地和少先队基地,持续把少先队工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根于地域文化,开发特色课程,组织志愿活动,让红领巾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健康成长。

爱是红色教育的灵魂

谭双(化名)又逃学了。从班主任那里得知消息后,朱艳立即到其家中了解情况。听妈妈说老师来了,谭双立即躲到床下不肯出来。“你是个男子汉,不用躲躲藏藏的,有事情尽管跟老师说。”朱艳蹲在床边耐心劝说着,谭双终于爬了出来。

母亲智力低下,父亲常年不归,因缺少关爱,谭双厌学且性格暴躁,成为中队让人“头疼”的队员。朱艳一方面与其父亲积极沟通,另一方面对谭双多加照顾。每天放学,朱艳都会接谭双到自己的家中补习功课,在吃穿方面从不吝啬。“谭双跟我的话越来越多,性格也越来越温和,学习成绩很快得到了提升。关爱是可以创造新的人的。”朱艳回忆道。

“当别人一回家喊的是妈妈,而我家空荡荡的,我心里很难受。”在朱艳所在的灵璧县南李小学,留守儿童比较多,心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在爱心中队,“心语室”成为了队员们说“悄悄话”的地方。“有些学生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与同学之间的交流遇到障碍,会产生情绪低落、远离群体、心理压抑的情况,这对生活和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朱艳说,“我们在这里聊聊天说说话,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让我们更直接深入地了解他们,改进我们的工作。”

在灵璧凤凰山的山脚,有一所光荣敬老院,住的基本都是退役老兵。爱心中队的队员们是那里的“常客”。“孩子们又来啦。”院长又给朱艳发来了照片,照片中队员趴在老人的膝盖上,双手托腮听着老人讲关于战争的故事。朱艳曾经带队员们到那里做过志愿服务,后来,队员们经常三五成群地自发到那里陪伴老人。通过追忆烽火岁月,老兵的生活更加丰富,队员们也在聆听和感动中传承了红色精神。“这些红色故事会很快地传开,就会有更多的队员们踊跃地到光荣敬老院服务老人”。朱艳认为,培育爱,激发爱,才能传播爱,而传播爱的本身,又能很好地滋养心灵。

目前,南李小学有35个少先中队,88个小队,1097名少先队员。大队辅导员1名,中队辅导员22名,校外辅导员1名。各中队设有中队角、图书角、植物角等少先队小阵地,设有音乐舞蹈室、美术制作活动室、硬笔书法室、读书阅览室、阳光体育活动室。大队部设立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监督站,负责宣传、教育、监督和检查。南李小学少先大队实行“三个一”(每日一检,每周一国旗下总结,每月一评),周周有主题,次次有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文明礼仪、纪律、法制、诚信等教育。2018年,南李小学少先大队获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朱艳辅导的“爱心动感中队”获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的“优秀中队”荣誉;2020年,朱艳获省“优秀辅导员”称号。

在朱艳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笔记本,记录她22年来少先队工作的点滴认识和思考。“把队员们的灵魂塑造好了,学业自然优异。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爱是红色教育的灵魂。”朱艳说。

听老红军讲故事

在烈士陵园扫墓

动情是德育的关键

和往常一样,刘海灵又带着队员们到虞姬敬老院做志愿服务了。灵璧县实验小学红领巾学院的队员们是那里的“常客”,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叠被子、晒被子......老人们在孩子们的包围下喜笑颜开。杨子涵跑到刘海灵身边说:“老师,我今天带了1000元钱,我想捐给敬老院,可以吗?”“你哪来的这么多钱?爸爸、妈妈知道吗?”刘海灵问道。“这是我这几年攒的压岁钱,爸妈都很支持我献爱心。”杨子涵回答说。

队员和老人们都有感情了。“重阳节那天,我们带着队员、带着蛋糕去看望老人,临走时,老人们一直站在门口挥手目送我们,直到背影远去。”刘海灵回忆道。对于小孩来说,零花钱和零食是最珍贵的东西之一了,但每次去虞姬敬老院,队员们都倾囊而出。敬老院的老人多半是五保户,孤寡老人较多,他们需要更多的温情安度晚年。一句简单的“奶奶好”就能看到一张亲切和蔼的笑脸,轻轻的一扶就能换来连续不断“谢谢”。当队员们与一双双筋脉突兀沧桑的手指相扣时,老人们常常哽咽。“孩子们什么时候还会再来。”老人们经常问起,因为当他们想起孩子们时,心中总是温暖而愉悦的。回忆起在敬老院服务的点点滴滴,刘海灵感慨道:“中国以‘孝’为美德,带队员们常去那里,一方面能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能把‘爱老敬老’的文化根植于队员的心中。老人笑了,你也孝了。老人们的笑容是对队员的最好鼓励。”

二(7)班学生张昊晨的妈妈张新梅、三(24)班学生张子沐的妈妈李倩是灵璧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也是抗疫一线的战士。刘海灵说:“对于妈妈来说,最放不下的肯定是对孩子的牵挂;对孩子来说,他们还小,还不太明白疫情是什么,他们想念的还是温暖的怀抱,温柔的话语和可口的饭菜。”为此,刘海灵和其他中队辅导员、班主任制定计划,利用视频、电话、微信语音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了疏导。张昊晨的语文教师张跟艳、数学教师钱莉莉,张子沐的语文教师王萍、数学教师郭晓缓每天在网课后通过微信视频帮他们梳理新课内容,解答疑惑,作业中不足的地方指导他们订正,进步的地方及时表扬,让他们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且学得快乐、学有进步。

“全民抗击新冠肺炎,学生们不仅能从媒体上看到医者仁心,更能从身边的同学家长、校区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感受到责任担当、家国情怀,这是一场生动的教育课。”刘海灵谈起队员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成长,颇感欣慰。队员们通过书法、绘画、剪纸、手抄报、小视频等方式,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先锋们致敬,有的队员还自发给校区值班人员送口罩,捐出自己的压岁钱助力抗疫一线。

“灵璧县实验小学红领巾学院是一个上进的集体、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是一个有感情的团队”。刘海灵向记者介绍道,全校有7602名少先队员,151个少先队中队,中队辅导员151名。每个中队都有“红领巾角”、“图书角”、“荣誉栏”等阵地,大队还设立红领巾监督岗,每个学期评出“优秀中队”“优秀队员”“优秀辅导员”。刘海灵辅导的大队于2016年度获省“学雷锋主题月系列活动”获优秀组织、省“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

在敬老院做志愿服务

队员们讲述国旗故事

□团灵璧县委书记 张晓静

稳组织建设 强思想引领

近年来,团县委高度重视少先队工作,联合县教育体育局、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县妇女联合会等单位,着力于少先队工作者队伍建设、少先队员的思想引领,激活少先队活动的载体,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全力打造高质量少先队组织。

一是常态化、动态化,把强化队员思想引领贯穿于少先队工作的落脚点。疫情防控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灵璧县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们的战‘疫’”微队课,浏览、观看量两万余次。开展以“小法治课堂”为主题的少先队示范课活动,把各种德育主题、法治教育融合日常行为规范中去,丰富少先队员的课余生活,引导队员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争做新时代有梦想的好少年。

二是标准化、规范化,把规范化入队仪式打造成少先队工作的根本点。通过一系列规范化入队仪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导传达到每位少先队员的心间,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增进对党和国家的热爱,种下制度自信的种子,立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伟大志向。

三是制度化、典型化,把少先队辅导员塑造成少先队工作的关键点。2019年,聘请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省委讲师团成员尹璐对全县新聘任少先队辅导员进行初任培训,提升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的业务水平,开创全县少先队事业新局面。通过举行2020年灵璧县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技能大赛,为少先队辅导员搭建了展示风采、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

四是榜样化、传承化,把五老“团队导师”建设成少先队工作的闪光点。灵璧县率先聘任马厚华、胡兴臣、王建民、陈翠昌、魏月侠五位老同志作为县“团队导师”,向全县少先队辅导员传授五老“团队导师”经验、传承五老“团队导师”作风、弘扬五老“团队导师”,精神让五老“团队导师”在少先队工作中老有所为、发光发热。

五是兴趣化、精细化,把少先队员兴趣社团发展成少先队工作的增长点。灵璧县少先队特色社团包括国画社团、线描社团、硬笔书法社团、体育社团等十余个社团。社团活动采取“按兴趣选择社团”管理办法,以自愿报名为原则,做好“四性”“五定”“六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辅导教师,定活动内容;有方案,有进度,有总结,有考勤,有记录,有成果)。

六是多元化、品牌化,把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红领巾学院运营为少先队工作的支撑点。宿州市红领巾学院灵璧分院每周开展一次红领巾课程,包括志愿服务、手工制作,科学体验等精品课程,按照“4+4”(4项基础课堂教学,4项特色实践活动)模式,交替教学。

接下来,团县委将继续探索少先队的建设发展,努力实现县域内少先队组织“一校一品一特”工作新格局,切实把全县少先队工作做细、做实、做强,让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真正动起来、亮起来、活起来,努力开创灵璧县少先队工作新局面,为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贡献青春智慧。

本报记者 黄慧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