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党,就没有我们现在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这枚金光闪闪的纪念章,是对我人生最大的鞭策和鼓舞。感谢党对我们老党员的关怀!”6月28日,接过肥东县教体系统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87岁的老党员陈典余老人难掩激动。
作为一名老党员,陈典余一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扎根乡村学校42年,育得桃李满天下;如今,退休后的他仍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是党给了我新生命”
20世纪30年代陈典余出生于肥东县的一个贫农之家,生活十分贫困,吃不饱穿不暖。为了生计,他常常跟着父母东奔西跑,每每看到背着书包的同龄人,很是羡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12岁的陈典余圆了求学梦,“旧社会让我失去读书的机会,是党给了我新生命。”陈典余告诉记者。
1957年陈典余在家门口的龙山小学当起了代课老师,197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一股使命感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成为党员,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作为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教师,他任劳任怨,尽自己所能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下乡生产时,他带头参加;学校没有厨师,他便带头做饭;食堂食材有限,他二话不说利用空余时间在校园空地种菜。
在工作上,陈典余一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从教42年来,他兢兢业业,做好乡村教师的本职工作。彼时条件差,陈典余一个人要带上好几门课,每次遇到作文作业的时候,经常要改到下半夜,第二天仍打起精神给孩子们上课;遇到农忙季节家里农田急需人手时,陈典余也从未请过假,一心扑在工作上,“家庭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学校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四代人延续优良作风
作为一名党员,陈典余特别重视家风建设。陈典余膝下有4个儿女,他经常教育孩子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没有如今的幸福生活。不能忘了党艰苦奋斗的历史和优良传统,要踏踏实实跟着党,一步一个脚印好好干。
在他的熏陶引导下,家族老中青幼四代人延续了优良作风,书写了各自精彩的故事。“除了我,家族还有包括小女儿女婿在内的5名共产党员,他们在不同岗位,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陈典余说道。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常常向我讲述过去艰苦生活的不易。他经常告诫我,要多读读党的历史书籍,明白和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参加工作后,他更是提醒我要尽职尽责、勤俭节约、友善待人,这也成为自己坚守多年的处事原则,同时我也教育孩子要传承长辈的优良传统。”儿子陈田夫表示。
老党员退岗不褪色
1998年,陈典余光荣退休,闲不住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只要遇上党支部学习开会啥的,他从未缺席;村里需要时,他随叫随到,帮忙写标语宣传政策;左邻右舍发生纠纷时,他更是充当和事佬,适时出现给予及时调解。
退休后,为了加强思想学习,陈典余让子女帮自己订阅了《求是》等党刊。每天吃过早饭后,都会雷打不动地拿着放大镜看上两个小时。除了阅读党刊,陈典余还特别关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客厅里的电视永远固定在中央台一套,每晚无论再忙,都会准时收看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
“7月1日是党的生日,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共产党,哪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永远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奋斗终身!”
“今年,本系统有34名退休党员教师符合要求,各学校党组织已向他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据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教体系统已为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273名党员教师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通讯员 陈强 昂卫明 本网记者 程榕娟)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