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人干出1万吨月产能!在安徽六安,一家焊材企业用“黑科技”颠覆传统制造——全自动化生产线、5G实时监控、焊丝细至0.6mm......这里生产的智能焊材,正批量进入比亚迪工厂,走向东南亚市场。
“无人车间”里的效率革命
走进鸿鹄智创厂房,AGV机器人正将成品自动入库。总经理王安平算了一笔账:“传统工厂要200人完成的产量,我们60人就搞定。”作为鸿路钢构旗下企业,公司投产2年便建成40条智能产线,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5%,人力成本降低超70%。
比头发丝还细的“钢铁裁缝”
“现在焊丝能细到0.6毫米,比传统焊条精准十倍。”技术员展示的药芯焊丝,内部包裹着特殊合金粉,可满足船舶、高铁等高端焊接需求。企业每年投入1700万元研发,最新研发的欧标产品已启动欧盟认证。
从“安徽最大”到“全球供应链”
尽管钢材价格波动导致销售额从2022年的9.07亿调整至今年预期的8亿,但企业出口业务稳步增长。上月首批集装箱焊丝已发往东南亚,欧洲市场准入的欧标认证也在推进中。“焊材是工业耗材,需求持续性强。”王安平透露,正与多家国际客户洽谈长期合作。
政府全程护航
谈及六安经开区营商环境,王安平多次点赞:“从2021年7月签约到2022年9月投产,政府专班全程护航。”该项目总投资6.1亿元,占地266亩,12万平方米厂房从建设到验收仅用16个月。在5G改造中,政府还协助争取省级政策支持,累计补贴近500万元。
从“安徽最大”到“全球供应链”,鸿鹄智创正以智能化重塑焊材行业标准。王安平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目标成为国际焊接材料领域的中国标杆。(本网记者 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