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时政要闻 >正文
《改革风正劲 破浪立潮头》系列评论③

宛新平:事无巨细解“民忧”,升温江淮民生之“暖”

2024-07-21 10:59:05   来源:中安在线

编者按:改革,是发展壮大、致胜未来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鲜出炉,5000余字的会议公报,深含许多重要论断、提法,内涵深刻。改革奋进的江淮,聚力向改革要效益,矢志向改革要动能,同心向改革要未来,创造了经济节节拔高、科技引领潮流、民生幸福越来越“暖”的多彩画卷。从改革出发,走过四季轮回,铺陈春华秋实,今天的安徽,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日前,安徽公布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59.5亿元的支出“盘子”中,民生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把更大的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把更多的资金“活水”引向民生沃土......“民生”二字,在安徽比天还大。

这些年来,江淮的改革不断使出“杀手锏”,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内动力。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这幅精彩答卷中,“民生”成为尤其触动心坎的点睛之笔。

构建“民声呼应”工作平台体系,探索建成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长效机制,群众的诉求“一键直达”,民生福祉“即时响应”,让江淮儿女更广泛共享治理变革红利。

突出关键,聚焦难题,改革之力推动民生幸福徐徐向“暖”。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地方立法,通过在城市社区建设“十分钟就餐服务圈”,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等方式,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安心托幼行动”持续走深走实,让娃的教育更方便更见质量;省委顶格推进民生工作“一把手工程”,做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优化整合民生实事,安徽改革的手笔浓墨重彩。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在人民群众的眼里,改革这一宏大的命题落到具体场景中,就是老年人在家门口能够按时吃上一口“热乎饭”,就是娃的教育有更多的选择,托幼、入园、入学不心愁,就是医疗便利、药价合理,不出县城就能看病就医,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更优、蓝天白云常驻......初心如一,民生注解,江淮坚定不移抓发展,坚定不移惠民生,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民生活幸福富足。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新的征程上,改革持续向深发力,必须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大的施策方向来推动。

“坚持民生为大,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急难愁盼问题。”6月28日,安徽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省委书记梁言顺就民生工作重点部署。“民生为大”,四字重千钧,直抵江淮儿女心田。

改革向前,民生更暖。在新的征程上,江淮儿女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值更高。青年人的就业、老旧小区改造、家门口的公园覆盖、社区里的便捷服务......桩桩件件,都是百姓关切的“心头事”。

心头事,上心事!民生领域,改革命题常出常新。全省上下需聚焦“民之所盼”,找准改革的“靶心”,真真切切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多样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一针一线织就“幸福江淮”盛景图,让江淮儿女的获得感越来越充实。

“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廓清了改革的发力方向,指引着江淮持续深化改革,真抓实干“一笔一画”答好民生考卷。

执政为民,发展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致力于用心用情深耕民生工作,这条为民之路,安徽永远在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