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用“身体力行”告别“纸上谈兵”

2024-05-29 11:04:48   来源:安青网

编者按 劳动教育如何做到避免“打卡”,做到真正有趣和有用?我省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常态化开展活动,推行劳动教育。

在劳动基地劳作

在荆芥园里

五一假期,阜阳市东清小学五(10)班学生王梓溪起床后发现桌子上、书柜上的东西有些乱,决定自己把房间打扫干净,他把桌子上的东西分类放进抽屉里、课外书整整齐齐地排列,又帮妈妈把客厅打扫干净,一会儿,房间就恢复了整洁。虽然他感到有点累,但看到房间变得干净又整齐,心里格外开心。

融入日常生活

从2020年起,劳动作业走进了王梓溪的生活——每天坚持做一项家务,力争学会一至两项劳动本领,掌握家庭生活常识和技巧,王梓溪选择的劳动作业是每天坚持打扫房间卫生。

据了解,东清小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劳动思维,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涉及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社会实践劳动,以前很多学生不会自主整理学习和生活用品,现在都能独自整理得整齐有序;以前教室里的椅子和清扫工具倒了,学生没有主动扶起的意识,现在不用教师和家长帮忙,桌椅整洁,黑板干净,就连教室的角落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整理收纳,比价购物,烧饭烧菜,动植物养殖,也培养出热爱劳动的感情,将“会劳动”的行为内化为“爱劳动”的好习惯。

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辖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这种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实现“劳动——生活”的习惯迁移。

口孜镇华祠小学开展设计起居整理、书房空间、生活烹饪、居室保洁等劳动项目,将“会生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家跟着家长看着学,试着做,收获技能、态度和习惯。将“人人一道拿手菜”作为学校劳动能手的评选标准,学生遵循自身选择,烧制加工菜肴,亲历体验“备、切、炒、调、收”等劳动过程,明晰菜品工序,保持整洁习惯,在不断尝试与调整中将拿手菜臻至佳境

在阜纺小学,每位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大劳动观”:音乐课上教学生们唱《劳动最光荣》《小猫钓鱼》等劳动歌曲;美术课上带领学生玩黏土、制作劳动工具;德法课上认识袁隆平、整理书包、摆放文具;综合实践课带大家浇花种菜;各类社团上劳动教育更是与各类兴趣学习结合在一起......除了教授学生与劳动有关的知识、技能、方法,他们更重视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思维等更深层次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们动手又动脑,激发出学生对劳动的内驱力。

在颍州区,越来越多的学校跳出劳动教育就是“体力劳动”的固有想法,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的要求,不断探索劳动教育新形式,拓宽劳动教育新渠道,如南京路二小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现场传承教学;刘锜小学、莲池小学、北城小学将劳动教育纳入家长会、家访及“家长大讲堂”内容;颍州路幼儿园、莲池幼儿园、地直幼儿园开展亲子劳动;程集镇王湾小学、苗桥小学、六里小学开展以“农耕体验”为主题的研学,让学生感受劳作的艰辛;区教育局邀请聘请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优秀工作者及专业人才为校外劳动辅导员,充分挖掘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品质,形成社会育人合力。

挖掘地方劳动资源

劳动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口孜镇是千年古镇,杜康酿酒、手工打铁作坊等传统劳动场所依然流传至今。口孜镇中心小学通过挖掘和利用地域特色资源,带领学生们走进打铁作坊,让他们动手去试一试,和老工匠谈一谈,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工匠精神的可敬可畏,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了解和传承本地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还能使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和独特魅力。

口孜镇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深入挖掘校外资源,并通过家校联动,开展劳动素养大赛等,深耕劳动教育,取得积极成效。口孜镇后楼小学劳动实辖区践基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经过前期师生的辛勤劳作,劳动实践基地的蔬菜瓜果迎来了丰收季,各班级学生带上工具,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口孜镇中心小学依托口孜镇综合文化站田野课堂,建立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将劳动实践课程纳入教学常规计划;口孜镇洪杨小学的实践基地种植了各类时令果蔬,并在每年丰收时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接地气”的劳动教育,不是停留口头的“纸上谈兵”,而是师生共同的“身体力行”; “接地气”的劳动教育,不是缺乏根基的“无根之木”,而是源于本土的“自家珍宝”。口孜镇辖区学校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开展得既深又实,避免了“纸上谈兵”的“打卡”现象,以劳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

利用节点以劳育人

以劳育人,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劳动本领,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感受到劳动乐趣,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中心学校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学生年龄段发展的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活动,开发了劳动实践田和开展丰富的校外劳动实践活动等,利用植树节、劳动节、国庆节、重阳节、春节等节假日,开展校内活动以及走进社区、敬老院开展社会劳动实践,利用妇女节、父亲节、教师节等为家人、教师做一些有意义的劳动,懂得感恩,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同时,学校还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通过家校联动,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家务劳动和农事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结合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如:插花镇中心学校校本部设立了班级责任田,各班种植丰富的农作物,有油菜、大葱、青菜、辣椒、蚕豆、豌豆等,引导学生在田地里锄草、采摘、播种,享受农耕和收获的乐趣。闸南小学、朱集小学师生到劳动实践田,进行蔬菜种植劳动实践,学生们拿着小锄头、手套、丈量工具、菜籽等,分工明确,进行春耕夏耘,借助劳动基地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等知识,体验劳动的快乐。

致敬最美劳动者,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插花小学开展了“劳动润心志 实践励成长”系列教育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班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劳动周”活动宣传,让学生了解劳动节的由来、劳动的意义;各少先队中队还积极开展了主题班会,学生们纷纷化身“劳动小能手”,积极参与校园卫生的劳动实践活动;进行洗衣刷鞋、拖地洗碗等简单家务劳动,用自己的行动争当家庭的“小主人”。围绕“劳动最光荣”,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出一张张内容丰富的手抄报。

赵店小学从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开展劳动教育,坚持学生值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要求学生做好劳动实践“五个一”,即每天做一次家务,每天做一次班集体值日,每周上一次劳动实践课,每月组织一次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劳动技能小竞赛等。

让劳动教育落地有声,持续开展。插花镇中心学校不断创新劳动形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实践活动中收获成长。

(记者徐徐,通讯员刘银燕、李怀萍、李晓梅采写)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