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顶天立地讲好安徽教育故事——我们的2021

2021-12-30 11:12:16   来源:安青网

顶天立地讲好安徽教育故事

——我们的2021

□安徽青年报社社长 汪小雅

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总是习惯回望。这不仅是惜别和留恋,更是为了明天的前行。

2021,我们“顶天立地”,努力讲好安徽教育故事。所谓“顶天”,就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我省教育的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因此,党史学习教育、“十三五”教育成果展示、“双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常态疫情防控条件下教育教学等,成为我们报道的重点。所谓“立地”,就是到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去,到最基层的学校去,到最普通的教师中去。2021,我们的记者走遍了江淮大地,甚至一大批安徽最偏远的学校。如果说“顶天”决定了新闻的价值,那么“立地”决定了新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教育周刊》的全体采编人员每人一篇文章,讲述自己“顶天立地”、满满收获的2021。向大家汇报成果之余,言语之间更多的是感动、感恩。作为共青团机关报,全省教育系统视我们为一家人,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更加认识到教育新闻宣传的价值和自身存在的价值。

回望2021,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新的一年,多少遐想、多少期盼、多少精彩的教育故事要让我们去发现、去讲述!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我们坚定前行!

微光如炬的一年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时间有脚,光阴会跑。犹记得2021年年初参与策划、撰写《安徽教育“十三五”答卷》专刊,实地走进皖南几所新建的中小学:晨曦中的校园书声琅琅,被雾水打湿的阳光,照亮一张张童真而灿烂的脸庞。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用稚嫩的语言诉说着家乡的发展与变化,表达着对新学校的喜爱,谈论着对知识的热爱。校园内外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期盼教育的热情持续高涨,不论是料峭春寒还是严冬腊月,依然透出一股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一年来,这些成了我采访途中随处可觅的美好,以及我笔下教育发展的生动映照。

2021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中职教育融合创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成为我新闻采访中高度关注的教育热点。“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双减”“教育一体化”“师德师风”“招生就业”“职业教育”等,成为我稿件中的高频词。也正是在深入一线采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各地各级教育部门以人为本、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探索与创新。我试着用心记录用情讲述最鲜活、最生动的教育故事,聆听并见证人民群众对教育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中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一个又一个具象的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这一年,我采访认识了赴浙江省金华市研修归来的绩溪县扬之小学教师张碧玲。满载收获回归岗位的这一年,她继续深入践行“爱是最美的语言”“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理念。我云端采访了4400千米之外、3750米海拔之上,用爱和热情填满援藏支教生活的和县第三中学教师李鹭。这一年,她用“金凤凰计划”“周末加油站”“暖小手倡议”等项目,在雪域高原播撒希望的种子,浇灌美丽的格桑花。我再次回访了“2021最美高校辅导员”、“90后”安徽工业大学辅导员赵颖虹。这一年,她对思政教育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专注,才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格外打动人,让一个人的初心成为了一群人的初心。这一年,我还宣传报道了锐意改革的胡学平、专注德育的王晓燕、扎根职业教育的孙五一等。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虽然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和育人事迹,却有着同样的初心和情怀,对待教育同样有着诉说不完的热爱和乐此不疲的奉献。这可能就是教育人的魅力,匠人匠心点亮一片烛光。

说到“点灯人”,今年93岁、被誉为“乡村烛光”的叶连平再次映入我的脑海。这一年,我曾在《小马点灯人》等多篇专题报道中,提及叶老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不仅因为他身上散发的光与热,更因为他的精神正感染和引领着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点灯”“传灯”的事业中前赴后继。今年9月,叶老给本报编辑部写来一封信,对我们刊发的作品给予关注,对青少年教育苦口婆心。两页纸密密麻麻的来信,“读者叶连平”的落款,让我备感触动,备受鼓舞。如果说叶老是三尺讲台上微光如炬的“点灯人”,那么媒体何尝不是时代的照明工具,媒体人何尝不是“点灯人”呢?

不负节日 感恩遇见

□本报记者 黄 慧

11月8日,一个不放假的周一,微信里祝我节日快乐的消息提醒从早响到晚,朋友圈里记者节海报下的点赞和评论也是密密麻麻,这其中有很多是教师。因为每个周一要开编前会,所以每个周一都头疼,但这个周一一整天都是嘴角上扬。

做教育周刊的新闻,接触了太多的教师,但他们又似乎是一个人,有太多的相似点:最享受上课时学生们单纯的求知眼神,最喜欢看阳光下学生们的嬉笑奔跑,最开心毕业的学生们来看望他们......每每聊起自己的学生,他们无一例外地都用“孩子”这个词;问起和学生的点滴,他们都喜欢看向斜上方的45度,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他们其中的很多女教师,会被“孩子”喊“妈妈”,而男教师被当作“哥们儿”。

回想起这一年,有太多的名字都刻在脑子里。

合肥市西园新村北校教育集团校长季媛媛,为了上好《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专门跑到立交桥下面去割爬山虎的吸盘,带回来投影给学生看。

合肥市五十中西校教育集团校长胡志杰,带着我走遍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因为校园里的一块石头、一个井盖、一面墙都是学生的画作。

从大学里创办暑期学堂最多的“小先生”,再到坚守在金寨山区希望小学的多学科教师,曹旺旺的朋友圈封面一直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说这是需要用一生践行的事业。

教育部首批教育世家获得者、砀山乡村中学退休教师张世俊经常给我发邮件,内容都是关于青少年成长的相关问题,希望我们作为媒体多关注。

在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校区,很多学生都想跟校长孙晶一起吃午饭一起聊天,有的学生给她塞纸条说心事,有的学生的心愿是到校长办公室写作业。

泗县第一中学心理学教师邱振良给我介绍了不少从基础教育到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教师以支撑我二版“教育大家谈”的专家库储备,他认为青少年就是“小树苗”,需要呵护和滋养。

因为记者的身份,我认识了太多的教师,他们和我们一样,有个不放假的节日,有着社会瞩目的社会责任。在2022年的教师节,我也要记得给他们送去祝福。用心倾听、用心讲述、用心报道好他们的故事。

有所记 有所得

□本报记者 饶艳琴

细数我的2021年,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记得”。

我想,记得,或许就是一名记者最幸福的事。在“记”这件事上,一年采写了近30位教育工作者,从幼教教师到特教教师,再到优秀校长、高校教师和教育督导等。同时,通过聚焦教育改革工作,从落实“双减”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再到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都有涉及。在“得”这件事上,想说的话很多,但真正落笔时,我却迟疑了。沉思后,回想起这段不算长的记者生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属诸多优秀教师,其中任教于淮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秦佩剑就算一个。

今年8月中旬,淮北市教育局给我推荐了濉溪县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刚拿到基础材料时,我没有一点头绪。但经过沟通后,我了解到秦校长父亲一直居住在农村,已经85岁的老爷子闲暇时仍会给周边邻居家的小孩补课,我当下决定去一趟,并选择自驾到秦校长老家去,亲身感受一下市区到其老家的距离和交通等情况。

说来也巧,在进入濉溪县的高速口,一名工作人员要求我下车登记信息,我和他随口一聊,没想到他竟是秦老爷子的学生。随后到一家饭店吃点东西垫肚子,谁知这家饭店老板也是秦老爷子的学生,这让我对秦家更增几分好奇。大约半个小时后,我看见了这个朴素的“小家”——一扇不起眼的铁门,两间低矮的平房,一个种满瓜果的院子,简单又安静。秦老爷子虽然上了年纪,他的身体却十分硬朗,不仅每天都会早起背诗,经常学习党的先进理论,还会早晚围着村子散步,心有余力时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与他的交谈中,他和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爱教书,就想教书”。我知道,这表面是老爷子担心我听不懂他说的方言,才反复强调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是老爷子心中那份对教育最纯粹的热爱。

一个小时的交谈后,我们又绕着村子走了一圈,路上遇到了三四个村民,他们都纷纷为秦老爷子一家竖起了大拇指。第二天,我们又走进秦校长坚守20年的教育沃土,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特殊学生们的优秀作品,都能看出他默默奉献的印记。当我问及是什么让他坚持这么久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会说,“父亲告诉我,只要站上讲台,就要为孩子们负责”。是的,要对学生们负责,这一负责就是大半辈子的光阴。如今,秦家教书人的学生早已遍及江淮大地,汇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这一次采访,让我看到了“小人物们”的坚守和大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用“记得”两个字为自己的2021年画上句号。面向崭新的2022年,我要更敢于实践,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为行动指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凡事再多走深一步,努力捕捉那些不起眼的小切口、小人物和小事件,挖掘其背后的时代意义,展现新时代青年记者风采,弘扬新时代正能量。

影像校园 记录点滴

□本报记者 傅 军

“换个角度试试”“果然,换个角度画面感觉就是不一样,增加了视觉冲击力,专业多了”......我把每次深入校园一线采访拍摄都当成是与通讯员交流摄影的机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通讯员渐渐地找到了新闻摄影的感觉,本报教育周刊视觉版成为了他们的展示平台,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他们也因此而有了一个骄傲的称呼:“校园摄影家”。我与校园摄影家共同记录校园点滴,2021年我们共同见证。

我们用镜头记录小学生学做纸鸢、放纸鸢、放飞梦想祝福2021新年的时刻,仿佛就在昨天。

我们用镜头记录五旬教师拄着双拐给学生们上课,他的坚守没有耽误学生一分一秒的时间。

我们用镜头记录了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资助上大学的孩子们,他们把贫困当成财富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倾听他们圆梦大学的成长故事,我们也被一次次地感动着。

我们用镜头记录来自中小学花灯队伍展示的兰花灯、手狮舞、舞龙舞狮、花鼓灯、高跷、莲湘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彩的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以快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迎接我国传统农历牛年春节的到来。

我们用镜头记录了没有被新冠疫情阻挡的浓浓的寒假生活、全省各地各校中小学生快乐而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过了一个安全祥和的中国年。

我们也用镜头记录了教育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守好校门,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我们用镜头记录了雷锋日、植树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中小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

我们用镜头记录了有温度的“三点半”课堂和“双减”实行后学生轻松快乐的笑容和在课后服务中快乐地收获着成长;还有为了保障“双减”的真正落地,教育工作者们自我加压,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进一步的优化,用自我的“一加”赢得“双减”。

我们还用镜头记录了火热暑假生活里顶着烈日的足球、篮球、棒球学生运动员等坚持训练,尽管挥汗如雨,但学生们在训练场上笑容依旧。

我们用镜头记录了每一次的学生记者采访行动,从年初的社区寻找年味,到雷锋日寻访身边的“雷锋”,教师节寻访身边的好老师等,本报学生记者在实际采访中收获了成长。

点点滴滴,我们在共同拍摄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我们也因此成为“影友”。

校园因你们而定格精彩,本报视觉版也因为有你们而精彩。

感谢有你们,感谢校园摄影家,2022,我们继续前行,用镜头记录温暖的校园里的点点滴滴。

小事不小 快乐真好

□本报记者 徐 徐

年初,我在阜南县一所村小采访,校长领我进入一间教室里,让全班学生表演吹口琴,口琴是该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推广的一项音乐艺术素养课,每周都要上。

班上二十多名学生,吹得很整齐,笛声也很动听悠扬,但我发现,最后一排,有个学生没有吹,他忘带了口琴,因而只能默默、略带尴尬地坐在座位上。

但几分钟后,他突然站了起来,将自己坐的那把椅子,搬到我面前,说,老师,您坐。

我被感动到了。

姚晨,是阜阳市文峰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去年岁末的一天,阜阳市公交集团工作人员找到文峰小学,激动地对校长说,你们培养出了一名好学生。

校长不知道此话因何而起,公交集团的人说,这孩子可不简单,每次坐公交车,他都会主动搀扶老人上下车,还帮一些比他年龄小的乘客,在车上也总给人让座,自己极少坐下,“他已持续做了三年了”。

原来,公交车司机发现车上总有这么个学生,总是让座,便问他是哪个学校的,可他不说,于是就将此事报告到公交集团,集团专门调取了车上的监控,发现姚晨三年前就开始这样做了,当时他还只是个二年级的学生,然后根据线索一路找到了学校。

我去文峰小学采访姚晨时,他告诉我,从家到学校,他要先坐16路公交车,再转26路,平均一趟在公交车上的时间约为45分钟。

我又问,你为什么要搀扶老人呀,家人和老师一直都不知道,你也不跟他们说?

“也没什么原因,看到他们行动不便,我就想帮一下。”姚晨脱口而出,“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学生,这事很小,没什么可告诉父母和老师的。”

我听后有些感动,说,你能频繁地做好一件小事,它就不是一件小事。

所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不就是吗?

2021年,自然少不了要说说“双减”。作业少了,培优课少了,很多学生都跟我说,在学校里就能把作业做完,回到家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帮父母干些家务活了,也有了更多的锻炼时间,自然而然就能参与到劳动和运动中去。

“双减”还让学生们变得快乐了,“以前,每天都在学习、刷题,感觉很枯燥。现在好了,感觉学习轻松了很多,课堂上也能集中精力听课了。”阜阳市颍东区杨楼孜镇中心小学五(1)班学生官思琪的话,依然回荡在我的心头。据该校校长王韶乾介绍,“双减”后,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以前大不一样,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可爱的笑脸,“双减”不仅没有影响到学生们的成绩,还让他们更加全面、幸福、快乐地成长,而这绝不是个案。

知礼节、懂谦让,有时间参与到劳动和运动中去,成长也有了快乐,即将过去的2021年,学生们给我的感觉,真好。

红专并进 焕然新生

□本报记者 程榕娟

距离2022年只剩2天了,不过48小时。用朋友圈里流行的那句话说:“是时候盘点了。”

然而,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于是特别腾出一个下午,翻翻这一年来的报纸,那些落在纸上泛着油墨香的文字,渐渐地帮我理清了这一年的工作脉络:年初,安徽教育的“十三五”盘点、省“两会”接踵而至,会场切换中写就《滁州市:落地有声上好学》《国字号试出江城教育新高度》等“十三五”答卷稿子,以及《省政协委员李汪根:“浸润计划”助力农村艺体教育落地生根》《省人大代表李长娟:建议构建三岁以下幼儿托管服务体系》等两会稿子,忙碌中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开学季,战“疫”与迎新成了关键词,一边是新学期新气象,一边是有条不紊的战“疫”实举。“双减”下,《小课后大服务 滁州市城区小学将全面推广课后服务》《学校处理不公学生可申诉 合肥八中探路教育惩戒》《安庆师范大学二十三万只口罩护航回家路》等稿子相继出炉;时光飞逝,转眼又是6月高考季,对于一张承担着省教育厅机关报功能的报纸,这样的大事自然不能缺位,在各个考场中奔跑间歇,写下了《合肥市:首次实施高考考点相对就近安排》《铜陵市六个强化确保高考有序进行》等稿件......再往后,就是暑假里的防溺水和教育培训、疫情下的开学季......时光循环往复,一件件、一桩桩,对于一名从事了十余年教育新闻报道的工作者来说,2021是熟悉的套路、相似的配方,无惊无喜,不出错不出彩。

要说这一年的彩蛋,当属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系列报道中的自我锤炼与成长。早在今年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热。这些年,受报社汪社长“顶天立地”的办报思想影响,以及从业多年的新闻敏感,我当即意识到,党史学习教育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里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媒体聚焦的热点。然而党史学习教育是那么专业和系统,对于党龄不满两年,又疏于日常专业学习的我来说,把握这个时代热点确有难度。

因为不懂、不够专业带来的忐忑和焦虑,倒逼着自己去学习,我开始搜集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权威官媒的报道方向,横向比较各类新闻素材,在学习和摸索中,尝试着报道出冒热气、接地气的党史学习教育稿子。渐渐地,伴随着《阜阳师范大学:“四全模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安徽农业大学:念好“三字经”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等稿子的亮相,自己对党史学习教育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一次新闻报道,更是贯穿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一根主线。进入职业倦怠期的自己,更需要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铭记职业初心,才能不忘媒体人的使命,只有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新知识,才能在迎接新任务、新考验时轻松应对、游刃有余。

2021年,在“党史学习教育”高频牵引下,遇见的是一个红专并进、焕然新生的自己。

面对教育 心存敬畏

□本报见习记者 丁亚东

自从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时间转瞬即逝,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回顾这半年多的教育新闻采编工作,我觉得感受良多。虽然接触教育周刊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半年以来的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记者,在教育这块领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做持久而深入的关注和累积。教育是一个范围很广的领域,所以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去记录去一线感受体验,这样才会深入地了解其中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所以面对教育周刊这张报纸,我反复提醒自己教育无小事,一定要心存敬畏,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对于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作为一名教育领域新闻人,一定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教育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素养。

今年年底,我参加蚌埠市教育局策划的报道,通过现场的体验感受,让我对现在的“五育并举”以及“双减”政策有了更为直观和清楚的认识。写了篇《体育艺术双育人——“双减”政策下的蚌埠新探索》稿子,通过这次实地零距离的采访,不管是写作,还是在思维理念上,自己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

正如报社领导和老师们所说,教育新闻采访必须深入一线,因为只有来到现场,体验被采访者的工作以及现场环境,亲身感受下来,才能更关注被采访者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更能听得进去被采访者说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很快进入他说的事情中,也能感受他所说的事情,这样比硬生生让被采访者说自己的故事,要更加感染人,也更加真实和可读。

现在每接到一个采访任务时,如果是提前一天接到的,我都会仔细想想采访的具体步骤,了解采访的背景资料,会提前准备采访提纲。如果是临时接到的任务,在车上的时候会多了解多询问,这样就会避免采访现场手忙脚乱、手足无措的状况。

一年即将过去了,问问自己哪篇稿子最满意,却有些说不出了。在采访和写作方面,虽略有进步,但是还有很多不足,思维也比较狭窄,没有“新鲜”的想法,有些稿件不能抓到重点,对于背后的深入思考较少,写作比较单一,在日后要不断努力进步,将其一一攻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在自己的报道领域深入、再深入,早日实现教育领域的“门外汉”到“内行人”的转变。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