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华中路三小安置点的笑声

2020-07-16 18:48:20   来源:安青网

安青网讯 “先到外边乘乘凉,和大伙聊聊天,一会再冲个澡,哈哈哈......”7月14日晚,在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第三小学汛期集中安置点,68岁的新洲乡康宁村五星组村民昂圣林刚吃过晚餐,拎着板凳边走边说笑。

这是他在安置点的第四顿晚餐,除了瓠子烧肉、清炒四季豆,还有一碗冬瓜汤。7月11日上午11时,因新洲乡水位持续上涨且内圩面临漫圩的危险,根据迎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安排,昂圣林等44名群众被首批转移安置到华中路第三小学。

“一开始不愿下车,总闹情绪说要回家。”这是华中路第三小学校长方斌对昂圣林的最初印象。为了安抚他的情绪,方斌安排了昂圣林和他的几位邻居住一起,并常找他拉家常。“现在好了,再没吵着回家,还给其他群众做工作。”方斌告诉记者。

接到把学校作为安置点的指令是7月10日晚11点,时间紧急,方斌带领一班人迅速赶到学校,一直忙到凌晨。“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将我校作为安置点,那是信任和考验,必当全力以赴。”方斌透露,全校50名教职工除2人产假、1人到外地看病及1人被抽调外,全员参与到安置点工作中。

记者发现,除了挂牌的工作人员外,所有进入校园的人都要测温登记,学校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对校园进出口、厕所、教室等处进行消毒杀菌,每天定期对安置群众进行测体温、量血压等常规体检。

截至7月15日上午11点,距离华中路三小汛期集中安置点启用已过去五天五夜,先后有7批次共计104名转移群众入住生活。

“这里不仅安排吃住,还发放了毛毯、热水壶和洗漱用品。工作人员很细心周到,还给我们点了蚊香!”新洲乡永存村居民周美命笑着说,很满意,很温暖。

考虑到入住的多为孤寡老人、五保户和敬老院老人,还有少数未成年人,安置点除了每天提供40元标准的三餐外,还不时给大家发牛奶、水果等加餐,就连牙签也都考虑到位。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准备什么。”五天没有回家的副校长韩卫民,嗓子已沙哑,特别的疲乏,但已谈及安置点的服务,总有说不完的话。“有老人吃饭时不小心把假牙扔了,我们在垃圾堆里找到了并消毒好;有老人身体不好,我们特意给他每餐准备比较软的食物;有老人想下棋,我们特意找来象棋;有老人反映厕所洗澡比较滑,我们立刻安上防滑垫......”

考虑到转移群众数量的增多,在迎江区教育体育局协调下,安置点还安排其他附近学校、幼儿园的教师轮流来校服务,每个教室白天安排1人,晚上安排2人值守,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除了给老人们烧水、送饭,还负责打扫教室卫生、进行测温登记等任务,虽有些累,但很充实。”华中路第一小学教师志愿者王晶晶表示,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没有理由不去做好。

针对转移群众中为数不多的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孩子,学校立足团队工作,充分发挥团干、大队辅导员和“全人社工”等青年志愿组织的作用,每天辅导孩子们的暑假作业,教他们画画,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跳绳、打球,讲故事给他们听,教室里,运动场上常常传出银铃般的欢笑声。“在这里有图画书看,有故事听,还有老师教唱歌和画画,一点也不觉得闷。”一年级小学生张心语高兴的说。

安置点群众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自7月11日起,迎江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爱心企业、热心人士,纷纷以不同形式为安置群众送上温暖与爱心,矿泉水、方便面、消毒液、儿童玩具等各种物资堆满了学校会议室。附近的理发店老板陈顺,自发来到安置点,义务给老人们理发,同时新洲人的他与大家相谈甚欢。

特约记者 方迪 本报记者 韦玉柏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