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吗?”
“想,但更想留在这里继续做点什么。”
来西部工作的这一年半时间里,邹缘珺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乐观爽朗的她总会毫不掩饰地表达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也会直白地表示自己对西部的不舍。“离家三千多千米,独自生活,工作琐碎,怎么会不想家呢?但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做,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邹缘珺,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2023届毕业生,2023年8月参加西部计划,现服务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医疗保障局。
邹缘珺与基层结缘还要从2020年底说起,彼时,正在读大二的邹缘珺参与了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随队来到了安徽省怀宁县开展走访调研。“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基层工作,短短五天,重塑了我对基层的认识”。邹缘珺回忆道,走访路上,驻村干部头上若隐若现的白发和瘦削的身形,村民们望向帮扶责任人时感激的眼神、谈及国家政策时泛红的眼眶,让她的内心逐渐萌生了“到基层去”的想法。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的精神。这坚定了邹缘珺去基层的想法。毕业之际,她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西部计划报名表,经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体检,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青年要积极主动地走出舒适圈,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这种‘自找苦吃’的过程就是思想向上、内心充盈的过程。”
邹缘珺服务的单位是山南市医疗保障局,日常工作大多是处理办公文件,偶有下乡、出差等任务。在和同事们一起下乡宣传时,总有群众因为不懂政策,拒交医保。他们就会拿起随身携带的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点一点地解释。年底考核,他们就一个县区一个县区地打电话,县区再一户一户地做工作。“医保缴费率达标就是对群众生活最好的保障,也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邹缘珺说,岁末年初,和同事们一起熬夜加班已是常事,大家熬红了双眼,只为守好群众的救命钱。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邹缘珺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参加团山南市委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山南市雅砻文化节开幕式的后勤工作中,她看到了充满生命力的藏族歌舞表演,感受到了异乡的风土人情;在“雅砻红色故事汇”的宣讲会上,她听到了一段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故事,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革命先辈的无畏;在“七彩格桑?周末小课堂”上,藏族小朋友用并不纯熟的汉语喊她“老师”,放学时家长们总会对他们认真地说“谢谢”......在这瞬间,邹缘珺总会想起自己写在日记里的那段话:“到基层去,是为了听见青绿的溪流声,寻找平心静气的力量;到基层去,还是为了看见别处的苦难,寻找磨砺内心的力量;到基层去,更是为了触摸真切的生活,寻找脚踏实地的力量”。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邹缘珺说,五年前萌生的“到基层去”的种子,如今已然在西部开花。用三年时间做一件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事,在“自找苦吃”中寻找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的答案。
邹缘珺参加志愿服务,辅导藏族小朋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