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汽车 >正文

合肥可满足日均12万辆汽车充电需求

2021-11-18 16:36:11   来源:市场星报

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目前,合肥已建成各类充电桩5.5万个,可有效满足日均约1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合肥充电桩建设

据悉,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底子足。早在2013年,江淮、奇瑞等企业就布局新能源汽车,先后推出了江淮iEV,奇瑞小蚂蚁等纯电动车型,在全国推广应用。2020年4月,蔚来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蔚来中国总部入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5月,大众汽车宣布投资10亿欧元成立大众中国有限公司,在安徽着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同月,大众中国通过参与定增及受让形式持有国轩高科26.47%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今年,比亚迪也宣布在合肥投资建厂。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合肥,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离不开充电桩的建设和保障,为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助力合肥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全力保障市民充电需求。

合肥市民可很方便地安装充电桩

为加快合肥市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合肥市系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如:创新出台国内领先、全省唯一的充电桩建设“绿色通道”,试点采用预装舱式配电房,解决同一场地多个报装主体、用地性质制约等问题;简化充电桩建设流程,个人在自用停车库、停车位,各居住小区、单位在既有停车位安装充电桩的,在安全专业施工的前提下,不需要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在未经专业机构认定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委员会不得以电力容量、安全等理由拒绝在住宅小区安装充电桩。

合肥可满足日均12万辆汽车充电需求

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已累积建成各类充电桩5.5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36万个。车桩比接近1:1,高于全国平均值1.49:1,建设规模也处于全国前列。合肥市主城区已基本实现2公里充电服务圈,各县(市)、区基本实现5公里充电服务圈。初步形成了覆盖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高速公路过境车辆的立体化充电网络,可有效满足日均约1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合肥正在建覆盖全市的公共快充网络

充电桩建设属于重资产行业,设备建设前期投资大,平均单个快充充电桩的投资就达到10万元左右,而设备投入与产出比值较低,仅靠每度电几毛钱的服务费收入,资金回报周期需要数十年之久。基于以上原因考虑,单靠市场主体投入难以保障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2017年12月经合肥市政府批准由市建投集团投资成立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合肥市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和运维。依托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打造出以“一二三级”站为骨干、覆盖全市、方便快捷的公共快充网络。已建成高铁南站社会停车场、新桥机场社会停车场等一批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的重点场站。

充电设施运营商可获0.6元/KW·h的补贴

目前合肥市市面上有合肥充电、星星充电、特来电、和行科技、合肥蔚电等多家充电运营商为全市新能源车辆提供充电保障,其中合肥充电公司作为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在合肥市公共充电桩领域占据超70%的市场份额,在中心城区、偏远乡镇及风景名胜区均有布局,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的重要支柱作用,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2020年5月,合肥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合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合政办〔2020〕7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文件,对符合规定的充电设施运营商给予0.6元/KW·h的补贴,直接让利给消费者,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助力合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把“散装”充电桩接入市级统一平台

以前,合肥市各运营商之间信息互不联通,车主在使用充电桩时往往手机中要有七八个不同厂家的APP来启动充电,不仅十分繁琐,带来的体验也很不好。2020年底开始,合肥市依据《若干政策》要求,明确将市充电公司运营的充电管理平台(合肥充电APP)作为合肥市统一的市级管理平台,全市各运营商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接入市级管理平台。市级平台建立后合肥市已形成统一平台、统一APP新局面,市民只需下载合肥充电一个APP即可在全市范围内查找和使用全市范围内已接入市级平台的充电桩,极大地方便了市民日常使用。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将深入推进充电设施建设,结合全市充电热力图,对热点区域建设加密站点,进一步完善充换电网络,保障市民充电需求,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定剂。记者 祝亮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