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汽车 >正文

从整车到集群,合肥​​​​​​​离新能源汽车之都有多远?

2021-09-15 11:00:44   来源:中安汽车

雷军和董明珠的“十亿赌约”常为坊间所津津乐道。

2013年,两人曾立下赌约,比拼五年后小米和格力的营业额,输的一方要给对方十亿。

2018年,格力总营收1981.2亿元,妥妥高于小米的1749亿元。董明珠赢了雷军,但没要求雷军兑现承诺,反而要再赌下一个五年。

2021年,第二个“十亿赌约”又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两人先后加速冲刺,而这条赛道,正是位于超级风口的新能源汽车。

8月31日,格力电器以18亿元控股银隆新能源,董明珠正式踏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后不到两天,小米汽车就官宣落户北京经开区,17人的核心主创团队也配备完成。看来,雷军是真的要“为小米汽车而战”。

在新的赛道,孰胜孰负,看客还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长三角也有一个城市,在“赌”这件事上闻名全国。“最强风投城市”合肥,尽管没能赢下小米汽车总部争夺战,但已经手握一众明星车企,并不在怕。最近这段时间,还在造车这条路上“闷声干大事”。

从整车到集群

先是行业龙头比亚迪自带60亿元投资,落户合肥长丰。

8月初,合肥长丰县发改委网站低调发布了一项备案信息,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高端核心零部件项目分别于8月2日、3日完成备案,新建电机、电控、高压线束及电动总成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工艺,项目建成后将具备40万辆新能源汽车高端核心配套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项目合作的信号就已释出。7月9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来到合肥,同市委书记虞爱华展开座谈,表示合肥是一座既懂产业也懂企业、既能科学决策又敢担当尽责的城市,是创新型企业理想的合作伙伴。双方一拍即合,项目敲定8月底开工建设。

紧随其后的,还有中航锂电的动力电池项目。

8月11日,中航锂电和合肥市完成签约,将在当地新建年产能50GWh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达248亿元。大众或许对这一企业还不甚了解,事实上中航锂电可以称得上是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匹“黑马”,2018年首次进入国内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排名的前十,位列第九,2019年排名升至第六,增长超过一倍。2020年继续维持翻倍的增速,稳居国内市场第四。2021年上半年,中航锂电已经接近排名第三的LG化学,锂电池业内普遍预计,2021年全年中航锂电将超过LG化学,国内市场份额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比亚迪、中航锂电此番落户,再加上总部在本地的国轩高科,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五的企业,合肥就独占其三。

引进更多动力电池厂商,对整车企业而言是关键配件的保障。缺货、涨价,是过去一年锂电池产业链的常态。理想汽车CEO李想还曾感叹,车企和宁德时代的合作方式是“董事长排着队要电池”。尽管此次落户的比亚迪、中航锂电,还不是合肥车企的主要配套商,但也给未来“整零合作”留下想象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引进整车企业只是第一步,合肥的野心不止于此。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是构成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电池决定续航里程问题,电机影响驾驶性能,电控类似电动汽车的总控台。对一个地区而言,全产业链布局的可行性不高,但选择关键核心环节切入却很重要,毕竟这是实现核心技术可控、往产业链高端跃升的一大路径。

“合肥是一个风投型城市,它更愿意接受前沿技术的变化,引入蔚来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是希望通过对整车厂的集聚,来带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和成长,这是合肥的一大发展策略。” 合肥中关村协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璐表示。

可见,“风投之城”正在打造一个超级汽车产业链。无论是早前的大众、蔚来,还是近期的比亚迪、中航锂电,都是造车版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块。

合肥造车前史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因为安全隐患、政策补贴退潮等原因,景气度由热转冷。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也在这一年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合肥瞅准时机出手“抄底”,引来总部落户,这是“最强风投城市”的一大高光时刻,合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也由此进入快车道。

在不少人看来,合肥是个披着地方政府外壳的“风投机构”,基于专业的背调、谨慎的研判,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招引行业“潜力股”。

但合肥能“赌”对,并在新能源车这一新兴赛道上做大做强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合肥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始暗下功夫。

造车的原点可以从合肥工业大学说起。提起合肥的高校,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中科大,但合肥造车史,唯独不能绕开的却是合工大。这所被称为“汽车领域黄埔军校”的大学,走出了东风、北汽、奇瑞、江淮等多个汽车大厂的创始人、高管,也是合肥最早开始新能源车研发的地方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合工大教授赵韩在学校里倒腾,把燃油车改装成电动汽车。1999年,学校团队完成第一代纯电动轿车的研发。2001年,合工大和奇瑞联合承担国家863计划,共同研发混合动力轿车。

时间线的另一边,现任江淮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的夏顺礼,1999年从合工大毕业后进入江淮,从内燃机技术专家转为新型动力部负责人,开始了新能源车研发的漫长之路。用铅酸电池做电动汽车、对中巴做电动化改造、尝试各种新能源技术路径,夏顺礼挺过了一个个难关。

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生产车间

不过好在,和夏顺礼一起攻克技术难题的团队在不断变大。2009年,就在夏顺礼为电池包安全性焦急忧虑的时候,国轩高科高级副总裁徐兴无,从美国电池公司Valence Technology辞职回国,他向夏顺礼建议,小圆柱电池单体能量较小,安全性也更可控,可以用小圆柱组成模组,模组在组成为电池包的方式,降低电芯热失控的危险系数。

电池技术在一次次试验中逐渐成熟,并成为江淮所独有的蜂窝电池技术,但电机、电控方面,江淮还是相对较弱,于是他们想到了合工大。也是在2009年,江淮和合工大、巨一自动化合作,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合工大的技术积累,叠加巨一动力的产业基础,江淮后来成功开发出了新的电机电控。

这时,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有了雏形——整车企业以江淮、安凯、奇瑞为代表,零件配套有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动力等一批本地龙头和合工大孵化的技术团队。

合肥市政府也捕捉到了升级推广的机遇。同年,国家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工程,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在这条道路上探索了十余年的合肥,决定报名首批试点城市。在得到国家批准试点后,安凯客车打造的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江淮研发的纯电动乘用车进入私家车市场,几年后,合肥成为了“十城千辆“试点城市中为数不多达标的城市之一。

2013年,合肥市政府再次向上争取,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双试点城市,车企和配套企业得以在行业的成长期就抢先入局,获取市场份额,在一次次迭代中提升技术成熟度,形成先发优势。

后来的故事也为大众所熟知。2017年,在上级的牵线搭桥下,大众和江淮达成战略合作,并且在之后的几年,随着国家对外资的投资限制不断放宽,大众在合肥的投资不断增加,2020年增持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12月江淮大众改名大众安徽,合肥成为大众在华新能源事业部的一个大本营。

2016年,蔚来同江淮签订代工协定,2020年与合肥国资战略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蔚来和合肥的合作,可以说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蔚来选择合肥,不单单出于融资需求,还在于找到一片适合汽车产业生长的土壤:有汽车制造的产业基础能实现快速量产,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完成产品研发、生产。

对于合肥而言,引进大众、蔚来的时间,恰好也是江淮、奇瑞等本地车企遭遇瓶颈,迫切需要新鲜血液提振产业、升级突破的时候。在项目评审时,合肥政府拍板拿出70亿,也是做足了背调评估,评审会找到合工大等院校的专家,让专业的人做判断,还有安凯、江淮的一线高管也参与把关,毕竟江淮和蔚来已经有长期的代工合作,对方的实力也都心里有数。

离“新能源汽车之都”有多远

据统计,目前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已经相继布局了50多个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上下游120多家企业,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和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风投的神话,是对合肥造车故事的简单化。深厚的产学研基础、高度协作的产业生态、高效的政策激励,这些要素大众都已习以为常,但却是合肥能“赌对”的必选项。国轩高科董事方建华,曾把合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归纳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抢占产业制高点—爆发式增长”路径,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适用。

成功切进新能源赛道、实现快速赶超后,合肥也敢于打出自己的目标:产值突破3000亿元,

年产量达到150万辆,占全国比重超过25%。对比2020年,合肥新能源整车产量5.27万辆,占全国比重不到4%。尽管蔚来量产汽车下线会带动产量大幅增长,但合肥无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打出“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不止合肥。即使与同区域城市相比,合肥也棋逢敌手。长三角龙头上海,同样也有打造中国新能源“底特律”的雄心。聚集了上汽、特斯拉、威马等明星车企的上海,在2020年新能源车产量就达到23.86万辆,高居全国首位。

其他城市同样走势强劲,杭州手握吉利、签约零跑,常州已将理想汽车引入武进国家高新区,同为传统汽车重镇的武汉,在新能源车“中部第一城”上,也和合肥存在竞争关系。这些城市,或在汽车制造,或在互联网技术,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造车浪潮之下,车企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资源争夺战:抢电池,抢芯片,抢人才。但归根结底,不论电池还是芯片,都和人才紧缺有关。进入新能源车加速发展期的合肥,也不得不回应同一个问题:如何营造人才发展环境,以适宜的生活成本、优质的城市环境、周到的人才服务引人、留人。

同时,新能源汽车之都已然不仅是产量、销量这些硬性指标的比拼,汽车未来更可能是万物互联的智能端口,其辐射力将远超汽车制造原有的产业生态。传统汽车、智能手机、互联网巨头都在争相入局的行业,意味着造车已不仅仅是造车。已经提前拿到入场券的“最强VC”,能否抓住下一个风口,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杜宇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