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扶起精气神 引上致富路 ——金安区毛坦厂镇八角塘村脱贫一线见闻

2021-01-20 16:06:01   来源:六安新闻网

“如今,吃穿和看病都不愁,我又能重拾书画爱好了,还在镇上教书法课有了稳定收入。”元旦过后的每个周末,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八角塘村村民杨传平都会乐呵地前往毛坦厂镇街道教授书法。一周四节书法课,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闲暇时在家练字画画,可谓物质精神双脱贫。提及重拾书画爱好,杨传平满脸欢喜。而几年前的杨传平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度丢弃爱好,对生活失去信心。

1962年出生的杨传平,自幼学习书法,高中毕业后曾尝试做些小买卖勉强糊口。可结婚生子后,家庭开支增多,杨传平于1993年前往江苏省张家港市谋生,因写得一手好字,随后被张家港市文化馆聘为美工,负责写奖牌、标语、墙报等。不过2000年下岗分流后,杨传平只能在张家港市多家单位兼职书写墙体标语,年收入四五万元。那几年,杨传平在外挣钱,妻子在家种地并照顾公公、子女,生活还过得去。然而好景不长。传统手绘行业被先进的喷绘技术冲击,杨传平能接到的活越来越少,收入一降再降。而他和父亲、妻子及女儿都患有慢性病,每年医疗费用就要2万多元,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4年,杨传平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后,健康脱贫,减轻了他沉重的医疗负担;产业扶贫,发展茶园增加了收入;教育扶贫,减轻了女儿上学负担;社保兜底等精准帮扶政策让他的家庭状况逐渐有了起色,加之杨传平在外务工收入,2017年,杨传平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了一名脱贫户。

“杨传平家是我们的包保户,在了解情况后,我们一方面提议帮助他家发展茶园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鼓励他继续发挥书画爱好并介绍教学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说,杨传平和妻子经过免费培训后,扩大了茶园规模也增加了茶叶产量,仅此一项就额外增加万元收入。“以前我们身体不好又忙于生计,哪有时间练字画。现在日子真是大变样。”杨传平和家人随着病情逐渐好转,有了精气神,致富的劲儿更足了。“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我们战胜了贫穷和疾病。”2018年1月,杨传平参加了首届“书法印象”杯全国书法、硬笔书法大赛并获奖,加入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从贫困户到脱贫榜样,眼看着女儿毕业上班,又能重拾书画爱好,杨传平立志用手中的笔描绘出步入小康的人生新画卷。

从物质到精神实现“双脱贫”,在八角塘村,杨传平并非个例。八角塘村是金安区68个贫困村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27人,贫困发生率为14.93%,建档立卡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6年多的精准扶贫,全村形成了以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同时通过门面房出租、光伏发电收益,实现了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

物质脱贫是基础,精神脱贫是保障,为了帮助群众摆脱“精神贫困”,增强战胜贫困的勇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狠抓村风文明建设,促使村容村貌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群众生活陋习基本根除、精神面貌彻底改观、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村里开发了10个公益性岗位,聘请在家且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帮助行动不便户打扫卫生,工资全部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支出。”毛坦厂镇八角塘村党总支书记张继和说,在2020的“卫生示范户”评比中,有32户贫困户获表彰。此外建文化活动广场,组建文艺队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民们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静 储著坤)

    责任编辑:刘鸣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