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本报学生记者探寻国家级非遗——洋蛇灯

2020-10-19 13:18:55   来源:安青网

安青网讯 寻找徽文化,发现家乡美。10月11日上午,由安徽青年报社、肥东县教育体育局、团肥东县委主办,肥东县包公镇团委协办的肥东县学生记者洋蛇灯采风活动开启。肥东县第三中学、撮镇中学、第四中学及部分小学的学生记者走进肥东县包公镇,到潜龙宫参观洋蛇灯,面对面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东县洋蛇灯传承人邵传富。

上午9时,学生记者到达潜龙宫,在邵传富的带领下,大家与洋蛇灯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作为洋蛇灯的第十代传人,邵传富18岁第一次玩灯,到2018年已经参加了11次。他从洋蛇灯的由来说起,美丽的传说让学生记者们听入了迷,得知需要50名工人工作一个多月才能完成洋蛇灯的轧制,学生记者们对这项传统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后,邵传富还和学生记者们分享了洋蛇灯的舞弄技巧,得知洋蛇灯需要120人才能舞动起来,盘起宝塔来能有两层楼那么高时,学生记者们更是惊叹不已。

“别看就是一条长蛇舞来舞去的,其实这是告诉我们后人,做人一定要心存善念、多做好事,连蛇都做好事,更何况人呢?”邵传富说,在包公镇,乡民们都以此为行为准绳,大家和睦相处,存善心,做善事。邵传富表示,洋蛇灯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希望学生记者都能心存感恩之心,为传承中华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采风活动不仅宣传了肥东县非物质遗产文化,锻炼了学生记者的才干和能力,促进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更让学生记者对本土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坚定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信与信念。

据悉,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洋蛇灯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民俗活动,也是别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洋蛇灯舞动起来,场面壮观,气势恢宏,激情四射,独具艺术感染力,尽显新时代农民风采。2008年,灯会(肥东县洋蛇灯)和传承人邵传富已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洋蛇灯背后的感恩故事

□撮镇中学七(1)班 王 可

辅导教师 卞万钧

9月11日,我参加了“寻找徽文化,发现家乡美”肥东县学生记者采风活动,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洋蛇灯的故里,包公镇。

在此之前,我了解了洋蛇灯的故事:洋蛇灯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故事传说,六百多年前,邵姓婆媳为避乱兵,躲进一个山洞,却遇见元兵溃散,也到山洞躲藏,见婆媳二人欲图谋不轨。这时,一条大白蟒飞下山崖,口吐蛇珠,救了婆媳二人,不久后媳妇生下一子,取名思明。邵思明18岁时,母亲将此事告知邵思明,他便发动全村扎洋蛇灯以表感恩。

到参观地,我们进入了一间屋子,里面放了一个很大的洋蛇灯,蛇头的嘴巴、舌头、头上都镶嵌着灯,打开灯后有三种颜色。蛇身和蛇尾里用蜡烛点亮,放蜡烛的是两个套在一起的圆,舞动时双圆转动,以防止火光烧到竹篾和外部的一层纱布。

这个洋蛇灯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每18年才能玩一次,每玩一次增加1.6米,现在已经有104米的长度了。

邵传富爷爷为我们介绍1993年在中国相声艺术节表演的情景。当时县文化局来人视察工作,要求邵爷爷一直以游的姿态表演节目,而非之前的走姿。这个问题让邵爷爷很为难,动作和动作之间的衔接很难游动。一日睡觉时,邵爷爷突然有了灵感,完美呈现洋蛇灯表演。洋蛇灯的制作也很不容易,单单是一个舌头就要花费三个月,每天都要50人,参与制作材料要10万多元,更何况是长长的蛇身及蛇尾,整个蛇身共有40个棍子,每个棍子需要两个人,也就是需要80人,再加上后勤准备工作要120人,舞洋蛇灯的工作只能由家族内的成年男子完成,这个习俗一直在往下传承。

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撮镇中学七(2)班 杜馨雅

辅导教师 乔 璐

9月11日的早晨阳光明媚,我作为肥东县学生记者,心情是高兴而忐忑的,因为我们今天要去了解洋蛇灯传说,去寻找徽文化,发现家乡美。

我坐在车上时,领队老师和我们讲述着洋蛇灯的由来,洋蛇灯是肥东县大邵地区独有的传统蛇灯,洋蛇灯的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明末元初,邵姓婆媳为避元兵迫害,躲在东山一个山洞里。不幸遇上元兵,元兵欲对婆媳二人图谋不轨,婆媳大声呼救,此时突然山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一条数丈长的白蟒蛇飞下山崖,口吐蛇珠,救了婆媳二人。99天后,媳妇生下一子,取名思明。当他18岁时,母亲告知前事,邵家认为那条巨大的白蟒是来自东洋大海的蛇神,邵思明遂发动全村扎蛇灯以感恩纪念,取名洋蛇灯。我们听了后恍然大悟,开始对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充满了好奇心。

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后,有一位老先生站在屋子里,我们进去得知,原来他是该县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邵洋蛇灯传承人74岁的邵传富爷爷。接着,他和我们讲起了洋蛇灯的起源,我们听得入了神,不禁感慨邵爷爷为洋蛇灯付出了这么多。洋蛇灯传承很有特色,每18年舞一次,每次会增加一节。截至目前,蛇灯已经长达一百多米。邵爷爷介绍完之后,我们心中就产生了一些疑问,比如这个洋蛇灯是否会继续传承下去?这个洋蛇灯是多少人举起来的?邵爷爷不紧不慢地为我们解答了这些疑惑,我们更加崇敬这项传统艺术了。在回来的途中,我感悟到了邵爷爷的传承精神,我想要向我周围的同学、老师、亲朋好友介绍洋蛇灯的故事,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我与洋蛇灯的“久违”会面

□撮镇中学七(3)班 夏雨彤

辅导教师 曹金玲

9月11日上午,秋高气爽,我有幸作为学生记者,参观我家附近的包公镇洋蛇灯。洋蛇灯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终于有机会一睹庐山真面目了。

各所学校的学生记者会合后,大家满怀期待地坐上了校车,两小时后终于到了目的地。“洋蛇灯就在前面的屋子里,好想进去啊”。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排队进入屋子里参观。踏进房门,一个卷曲的一百多米洋蛇灯映入眼帘。我上前仔细观察,洋蛇灯身体部分的主要材料是纱布,上面还有手工缝制的花纹,里面均匀排列着竹制圆圈的骨架。一旁还放着精致的纸糊蛇头。大概看了两分钟后,一位老人走了进来,他就是今天要给我们介绍洋蛇灯的邵爷爷。

从邵爷爷的口中,我们得知爷爷是17岁开始舞灯,今天已经78岁了,舞洋蛇灯已经11次了。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次数不多,邵爷爷笑着说:“因为邵氏家族每18年才舞灯一次,每次都要增加一节蛇灯。”邵爷爷还给我们讲解了舞蛇灯的花式。我们这群学生记者围在邵爷爷身边,一边采访一边记录。有人问爷爷,洋蛇灯要用什么材料?爷爷说:“编这个蛇灯,要买纱布、麻绳、蜡烛等材料,每次要耗费十多万元。”又有人问,那做一次大概可以舞几次呢?“最多两次。”邵爷爷说,“因为太久了,麻绳会腐蚀掉,现在这个屋子里的洋蛇灯已经放了三年了。”有人询问爷爷最难忘的舞灯经历时,爷爷不假思索说是在中国相声节的那次。那您最近一次玩洋蛇灯是什么时候呢?邵爷爷略带感伤地说是三年前。

这时我听到一个小妹妹的声音,“这个叫‘火火’,它是用来固定蜡烛用,防止引燃蛇灯”。我看见她手上拿着个竹制的同心圈,她也是学生记者,来自大邵村,正在介绍洋蛇灯的构造,当舞洋蛇灯时,较大的圈就会转,保证火烧不到洋蛇灯。我不禁被她吸引过来。想起我们年轻一代会在耳濡目染之中传承着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禁感到一种使命感。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讯员 昂卫明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