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农村“三变” 变出特色致富路

2020-08-03 15:24:34   来源:安庆新闻网

近年来,太湖县大石乡紧紧抓住农村“三变”改革机遇,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做文章,拓展发展思路,选准产业门路,谋求销售出路,在壮大全乡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空间上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发展模式。

位于大石乡东南端的东湖村就是依靠“三变”改革而发展起来的样板村之一。该村现有25个村民小组,全村825户,总人口3227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实施“三变”改革之前,该村通过发展种养业,给村集体和农户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那时的产业规模并不大,大多以分散式、家庭作坊模式为主,抗风险能力低,未能形成集聚效应。为此,勤劳、肯干、脑筋活的东湖村民们经过集体决策,拿出村里800多亩原本闲置的土地入股村里的5个村级合作社,发展水果、金银花、瓜蒌等一系列特色种植产业项目,同时还利用村里的光伏发电基地以及卓家堰、何家堰、李家堰的300亩水面发展鱼、鹅、鸭养殖,一年可为村里增加50余万元的纯收入。

东湖村汪屋组村民何昌应说:“我们没有入股之前,土地是抛荒的,只有少部分是各家各户地做,但是入了股以后,我们在劳动收入上有80元一天,每年一个劳动力可以增收8000元,所以说入股前跟入股后大不一样,自己获得了利益,也增加了收入。”

有大量土地资源的村民可以将土地拿出作为入股合作社的敲门砖,那么对于一些土地很少或者没有土地资源的贫困户来说,劳动务工就成为了他们入股的另一种方式。村两委负责人告诉笔者,通过这种途径成为合作社股东的全村共计有40到50人,他们大多不能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但能够应付一些基本的农活,平时在基地里从事除草、追肥、开沟等工作,强度不大,留守妇女、老人都能干,这让很多原本生活困难的群体一下子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

据悉,对于这部分特殊群体,合作社大多采取按季度发放的方式支付工资,去年仅这一项开支就能达到20多万元。除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之外,村里还将10亩山场流转到村级合作社,用于建设覆盖全村发展的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地毯、桌垫等物品。在车间里笔者看到,所有物资的生产环节全部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并且聘请了专门的印花设计师,在产品质量提高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东湖村生产的这些地毯、桌垫全部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借助久居在外的东湖村人的影响力,车间每天的订单数都可达到三四百单以上,一年的产值超过千万,还带动了13户贫困户就业,人均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

大石乡东湖村村委会主任张根阳说:“我村三变改革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继续扩大瓜蒌种植规模,做好水面养殖文章,把水面改造升级,打造精品养殖基地,同时吸引本村能人,有技术、有资金的人,到村合作社入股,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东湖村的发展仅仅是近年来整个大石乡快速进步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乡9个村全部实施了农村“三变”改革,项目包含花卉、苗木、瓜蒌、稻渔共养、林下养鹅等多个类别,财政和村集体共投入资金737万,农户投入662.4万元。集体投入的土地面积为70亩,房屋300平方米,农户投入的承包地面积为2499.3亩,为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保障。

(通讯员 吴光磊)

    责任编辑:刘鸣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