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时政要闻 >正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拓宽残疾人脱贫路

2020-06-24 18:02:24   来源:安徽新闻网

由于身体残障、劳动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成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聚焦贫困残疾人群体,我省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兜底保障扶贫相结合,精准施策,确保全省未脱贫残疾人口全部脱贫,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

“俺家4个残疾人,要是没有政策帮助,哪能过上安稳日子”

六月的龙眠山满目苍翠,湖光山色。晨雾中,胡胜利背着一个茶篓走下山坡,回到山脚下的自家小屋,轻轻将茶叶铺在筛子上。一早上采了3斤多茶叶,这个茶季,胡胜利家依靠采茶收入1万多元。

胡胜利是桐城市龙眠街道双溪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家5口4个残疾人,父亲视力残疾近乎失明,母亲肢体残疾,妻子和儿子也有不同程度智力残疾。

为帮助胡胜利家稳定脱贫,村里将他家整户纳入低保,并申请了残疾补贴。胡胜利家堂屋墙上贴着一张贫困户信息和帮扶措施明白卡,各项收入一目了然:去年,全家低保补助18784元,残疾人两项补贴6048元。村里还给胡胜利和妻子许红年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胡胜利当护林员,妻子当保洁员,一年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山上的几亩茶园,胡胜利一家人均年收入超万元。“俺家4个残疾人,要是没有政策帮助,哪能过上安稳日子?”胡胜利说。

双溪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205人,其中因残致贫户43户112人。放眼全省,因残是最主要的致贫原因之一。由于身体残障、劳动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作为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扶贫巩固成果最难的特困群体,残疾人贫困家庭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省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

2019年,我省共有8.6万名残疾人脱贫。今年,针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我省明确产业、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康复、金融等18项帮扶行动、39项具体措施,在开发式扶贫和兜底保障扶贫上向贫困残疾人倾斜。今年将继续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全省享受低保的残疾人有49.3万。

“以前由于手脚不灵便,打工挣不到钱,现在凭手艺吃饭,还能贴补家用”

在合肥市内一家艾灸机构内,杨飞熟练地拿起一个艾罐给客人做艾灸,循筋落罐,揉捏按压,手法之纯熟,俨然一个老技师。实际上,杨飞从去年参加艾灸培训到上岗也不过1年时间,但是勤奋爱钻研的杨飞进步很快,受到老技师和顾客的认可。

时间回到1年多前,左肢残疾的杨飞还在跟着亲戚干装修。由于手脚不灵便,干不了重活,忙活一年也挣不到钱。杨飞告诉记者,他家是肥东县元疃镇曙光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爷爷半身不遂,妈妈患有慢性病,自己虽然残疾也不想成为家里负担。去年县残联组织残疾人艾灸培训班,免费教残疾人学习艾灸,杨飞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培训合格后,他被送到省城一家艾灸机构上班,月薪3000元。

“以前打工挣不到钱,还给家里添负担,现在凭手艺吃饭,还能贴补家用呢。”言语间,杨飞自信满满。

“为帮助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肥东县残联积极开展艾灸等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肥东县残联理事长李继海介绍,截至目前,已经举办6期残疾人艾灸免费培训班,学员被输送到上海、无锡、威海和合肥等大中城市,保底工资不低于3000元,高的可拿到五六千元。

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对于残疾人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尤其重要。我省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各地围绕已出台的按比例就业、就业税收优惠、辅助性就业、就业创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各项残疾人就业政策,均出台了实施措施。有关方面将推动完善贫困残疾人兜底保障和开发式扶贫政策措施,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防范返贫机制,坚决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驻村工作队帮我想办法打开了销路,还鼓励我自力更生发展产业”

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的郭凯先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年轻时不甘贫穷的郭凯先曾外出谋生,但屡屡碰壁,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论到哪家工厂,只要看到拄着拐杖的我就都摇头拒绝了。”无奈之下,老郭回乡创业。郭府村是出了名的扫帚村,村里有很多扫帚加工厂。经过乡亲们的传帮带,老郭也创建了一家扫帚加工厂。2014年,郭凯先被查出患有鼻咽癌,又遭遇扫帚滞销,巨额的医疗费和生活来源的无着,使得郭凯先一家重返贫困,当年即被村里认定为贫困户。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驻村工作队帮我想办法打开了销路,他们还鼓励我自力更生努力发展产业,积极面对人生,让我深受鼓舞。”回首往昔,老郭心存感激。

渡过难关的老郭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如今,他的扫帚厂已经拥有3条生产线,每年纯收入有十几万元,不仅实现稳定脱贫,还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今年45岁的毕生林是凤阳县板桥镇二铺社区的贫困户。20多年前,他不幸遭遇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再加上其母常年生病,生活十分困难。

看到同村有人靠养殖脱贫致富,毕生林也动了心。2018年,在村里的帮扶下,他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购入了6头老母猪,虽然腿脚不便,但他坚持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喂猪、打扫卫生......如今,老毕已成为村里有名的养猪大户。“今年卖几头猪,可以先把贷款还了,到年底还可以再卖一批,致富就靠它了。”毕生林算起了致富账。

为激励更多残疾人自主脱贫,我省坚持扶志扶智,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帮助贫困群众寻找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等脱贫门路。通过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和志智双扶典型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鼓舞贫困户,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脱贫致富信心,激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和信心。(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