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青年之声 >正文

高贵和:以改革的视角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再审视

2020-05-22 15:59:11   来源:安青网

安徽大学团委书记 高贵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要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真正提升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切实强化改革思维、激发改革活力、落实改革举措,以改革的视角对工作再审视。

改革我们工作的主体。在规模宏大、动辄千人的活动组织中,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力量得到高效发挥,然而青年学生个体的身心体验、话语表达等常被淹没其中,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应有彰显,很多时候不是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学生,而是学生在服务共青团组织。我们需要尊重青年、读懂青年,而且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让广大青年当主角而不是当配角、当观众,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克服重精英轻草根的倾向,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群众”,真正了解青年群众“缺什么”,而不是我们认为他们“要什么”。在工作中,只有少一些活动的视角,多一些育人的视角,才能真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更大程度激发其能动性、提升其获得感。

改革我们工作的职能。高校共青团置身于高校场域之下,不能“丢掉西瓜捡芝麻”陷入“只会搞活动”的怪圈,需要切实承担起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职责,加强工作规范性和科学化建设。高校的育人课堂有第一和第二之分,第一课堂要履行好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的职责,第二课堂要履行好素质拓展和实践育人的职责。对于高校而言,第一课堂是主体,第二课堂要围绕第一课堂开展工作,切实服务学校改革发展、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主动为人才培养“添砖”而不“添堵”,引导学生多泡图书馆、早进实验室,做学术、钻科技,给予人财物多方面支持,切实服务学生的成长需求,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这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最富生命力的价值体现。

改革我们工作的方式。高校共青团的很多工作项目,基本上是年复一年的碎片化循环推进。经济发展理论中有“中等收入陷阱”之说,那高校共青团工作是不是也有一个这样的“陷阱”?跨越这个“陷阱”的关键在于高校共青团工作运作方式的转变,即将分散性、重复性的波浪式运作方式转变为品牌化、项目化的螺旋式上升模式。同时,注重工作制度的配套、队伍和工作机制的保障、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效果才能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呈现节节上升的发展趋向。

改革我们工作的路径。我们到底应该是追逐青年还是引领青年?反思高校共青团近年来的工作路径,被裹挟进入新媒体时代,仓促地追逐新媒体在工作中的应用,打造各种平台,刚积累些许经验,又被信息技术狂飙猛进式的迭代和青年学生更鲜明的代际特征、更突出的思想变化所消解。毫不夸张地说,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与青年学生的这场赛跑中鲜有胜者。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路径应以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过去做不了的事情为根本尺度,构建基于第二课堂参与的学生成长模型,真正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大局。

改革我们工作的内容。活动是载体,而承载的内容,即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才是组织开展活动的核心。当前高校共青团确实存在活动热热闹闹,思想冷冷清清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产品充足、品类多样、质量上乘、供给迅速的“思想市场”,没有自己系统化的比较成熟的主张和论述。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研究,形成团的工作的“思想市场”,多向青年学生提供受欢迎的优质产品。

改革我们工作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有“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现在的学生你跟他聊天谈心,大道理他比你懂得还多,“我们端着,他就无感”。我们所引领的青年觉得跟着你能学到东西,他就会对你打心眼里佩服和尊重,自然就会主动跟着你,个人的感召力提升了,组织的凝聚力也就提升了。我们要彻底去掉“花架子”,沉下心去学习、俯下身去学习,学哲学、学历史、学法律、学管理、学科技,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显摆,是为了让自己有内涵、有底气、有尊严,是为了让青年真正对我们服气,跟我们有思想上精神上的碰撞。

习近平总书记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和多元发展的青年需求,我们应该以改革的视角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再审视,让高校共青团组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彰显独特的应有的价值!

    责任编辑:杜军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