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颍上:芦笋种出“金元宝”

2020-04-23 09:49:35   来源:

每天有活干 每月有钱拿

春风荻渚暗潮平,紫绿尖新嫩茁生。4月中下旬,在阜阳市颍上县起林特色种植扶贫基地,记者看到破土而出的芦笋翠绿鲜嫩,工人们正提着篮子,手握剪刀采摘新出的芦笋。随后芦笋后期的优选、精剪、包装等工序也随之进行,基地内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村民

4月21日早上六点半,阜阳市颍上县西三十铺镇余塘村村民张电英像往日一样,来到家附近的颍上县起林特色种植扶贫基地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58岁的张电英曾是颍上县西三十铺镇余塘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7年通过小额信贷、就业扶贫实现脱贫。

张电英娴熟地从大棚里采摘芦笋,随后将其一捆一捆地打包好。“我来起林特色种植扶贫基地工作已经有近五年的时间了,每天可以有60块钱的收入,就在家门口也很方便。”张电英告诉记者,自己家共有七口人,自己的丈夫是胃癌患者,家里的媳妇也生病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七口人的收入全靠儿子打工挣钱和自己的工资以及土地流转的收入。她告诉记者,自己年龄大了,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每天有活干,每月有钱拿,感觉特别开心。

回乡种芦笋 带动大就业

企业

芦笋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由于其热量低且富含组织蛋白,它一直是餐桌的“贵族”,在一线城市销量很好。加上富含叶酸、核酸、硒等微量元素,更是世界公认的蔬菜抗癌之王。但在2015年之前,与张电英一起采摘打包芦笋的很多村民并未了解这个长着绿绿的根茎,头顶着紫绿尖的植物。而如今,芦笋成为了颍上县西三十铺镇余塘村村民眼中的“金元宝”。

颍上人滕传林、李贺起早年在上海崇明岛从事芦笋种植,掌握了各种种植“小窍门”,并开拓了良好的市场。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两人回到家乡。经过考察和试种后,滕传林和李贺起发现,这里的水质、土壤和地形都适合种芦笋。于是,两人还乡创业,成立了安徽起林芦笋有限公司。该农业项目位于西三十铺镇余塘村南部阜颍河南岸,流转土地500亩,全部进行大棚芦笋种植,芦笋销往杭州、合肥、阜阳蔬菜批发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大棚种植芦笋,每年每亩常产可达4000~6000斤,每市斤年均价5元,每亩年产值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西三十铺镇党委委员李文庆告诉记者,大棚种植芦笋是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第二年开始采摘,采收期为15年到20年,芦笋种植是一种劳动密集性的产业,它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

扩大种植面 打造产业园

政府

据介绍,该地采取“政府+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贫困户”四位一体来推进扶贫芦笋基地精准扶贫工作,利用长丰县对接颍上县帮扶资金282万元,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园区务工合作的形式,帮助2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2018年3月,通过以商招商,经安徽起林芦笋有限公司负责人滕传林介绍,又引进传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蔬菜种植企业入驻西三十铺镇,扩大了西三十铺芦笋种植面积,全镇芦笋种植总面积达2000多亩,形成稳定的芦笋产业。

据了解,2019年带动脱贫户83户,连续三年每年每户可分红1840元;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36人,其中带动贫困户8户稳定脱贫;土地入股分红贫困户25户,户均增收2100元。

2020年,西三十铺镇将以全县产业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在芦笋种植基础上,扩大葡萄、有机花菜、娃娃菜、黄花菜、西瓜、桑果种植面积,打造“万亩蔬果产业园”,实现全镇贫困人口全面同步进入小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文/摄

    责任编辑:祁梦宝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