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曾经“藏在深闺”的 合肥胶带厂

2020-03-31 10:22:56   来源:合肥晚报

○合肥胶带厂当年厂房

○上世纪80年代外宾参观合肥胶带厂

在上海所有内迁合肥企业中,位于合肥东七的合肥胶带厂留给人们的记忆也许并不多,但这改变不了她是个“特色鲜明”的企业:一开始的“股东”有二三十人,一张“白纸”上书写传奇,成为安徽省第一批“大庆式企业”......

为了改造“跑单帮”而诞生

要说合肥胶带厂的发展历程,还得从1960年内迁合肥的上海金星五金配件厂说起。而据史料记载,有关部门成立上海金星五金配件厂的初衷,则是为改造一批“小业主”和“跑单帮”。

何谓“小业主”呢?就是有少量财产、工具、原料的小生产者,在那时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一批人;而“跑单帮”则是指以前从事异地贩运的小生意人,俗称“倒爷”。这在当时是典型的投机倒把,应该接受批判,接受改造,改造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上海的“小业主”把自家的设备、财物抵押入股,其中能有一两台冲床的就算是大股东了,还有的抵押物就是些小板凳、小木桌了。刚建厂时约有50名“小业主”,迁到合肥来的尚有二三十名,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在时代形势的大潮下孤身来到了合肥。

当年,为了给迁来的工厂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合肥市劳动局还特别组建了一个技工学校,并从北京、上海等地招来了老师。同时为了解决一部分学员的经济困难,让他们既能学习又能劳动,合肥市工业局又从上海引入了金星五金配件厂。不多久,这些师生便和迁来的金星厂并到了一起成立了合肥金星五金配件厂。而出生于1942年的曹恒岭就是在1963年进入了合肥金星五金配件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起来,在1985年至1994年还担任了后来的合肥胶带厂副厂长。

据曹恒岭介绍,最初的合肥金星五金配件厂生产的产品是一种用于传递动力的活络带,而他原先所在的建设局五金厂则主要生产圆钉、铁丝、电机等产品,和他们联系并不大。1963年,在合肥市工业局的协调下两厂合并,且在八十年代初改名为合肥胶带厂。

108人撑起一个企业

“两厂合并后,我们的厂就迁到了今天的东七里站。”曹恒岭回忆起当年新厂的建设情况,当时那里还比较偏僻,有个废弃的炸药厂,据说因为经常发生爆炸事故而停工,路面也被炸得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就是一摊烂泥。他们刚搬去的时候,炸药厂只剩下两栋平房和一栋破败的小楼,平房就作为他们的生产车间,没有水电,吃水都需要到水塘一担担挑,也没有像样的设备,整个厂除了几台脚蹬小冲床、平板压力机和一把刮浆用的大刮刀,剩下的就只有桌椅板凳了。曹恒岭说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难起步,辛勤劳作,逐步做大做强的。

曹恒岭说,一开始厂里只有108名工人,被外界戏称为“一百单八将”,他是其中之一。这“一百单八将”都是厂里的骨干力量。当初,为了解决厂里设备匮乏的难题,以尽快建立生产线投入生产,他们把从钢厂和火车站买来的废旧设备装到板车上,靠人拉肩扛,一步步运送到厂里,又自己动手组装,钻研改进,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就能投产了。

“所谓胶带,是指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它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木工、汽车、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 我们先后生产了活络带、铁芯轮、平胶板等产品,活络带是机械设备传动时使用的,其他的也都用在一些机械设备上,比如车床和刨床。”曹恒岭说,总之,有工业存在的地方,就离不开这些产品的应用,尤其是活络带,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传送带。“起先,由于生产设备不足,我们都用手扳动压力机,再用冲床将其冲压成型。这虽然是最为原始、低效的方法,但是我们除此别无选择。可即使这般艰苦、落后,我们也最终攻克了重重难关。”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工厂只抓生产,不问销路,一切都由国家调配。而且,合肥胶带厂的产品也并非只和工业企业有关,实际上和老百姓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比如,过去老百姓都用石磙在地上打谷子,打麦子,直到后来“农业机械化”,那些打谷机、打稻机才慢慢推广起来,像这些仪器以及水利灌溉方面的设备都必须使用合肥胶带厂生产的传送带。

“我们是安徽省第一家生产传送带的企业,并且这种‘行业唯一性’一直保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曹恒岭告诉我们,因为这些产品的实用性和省内独一性,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许多公社和生产队甚至派人托关系上门征购,不过好多时间都是通过多条渠道才能如愿得到几条胶带,仅是这样他们就十分高兴了。

为数不多的“大庆式企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倡导“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合肥胶带厂在1977年的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被授予“全国大庆式企业”称号。这可是全省第一批“大庆式企业”,是一种无上的荣誉,整个安徽省被授予这一称号的企业也不到十家。“知道这一消息后,我和同事们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知道我们是凭借着一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一个产品畅销、利润丰厚的全国先进企业。”回忆起往事,曹恒岭依然十分自豪。

当然,合肥胶带厂并没有满足于一时的硕果,而是顺应时代发展,勇于革新工艺,学习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意识到了活络带的不足后,曹恒岭和他的同事们听说上海和浙江有一种“三角带”能够弥补活络带的缺陷,不会因使用年限久而伸展,便决心去当地企业取经。“我们先后去了三次,才凭借记忆画图、设计、制造出了新设备,研发出了新工艺,生产出了这种新产品。”而曹恒岭当时作为生产技术科长也参与了产品的设计,所以至今印象仍十分深刻。曹恒岭还告诉我们,他当时给这种产品注册为“亚字”牌,一是产品的形状像这个字,二是他希望这个产品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后来证明这个产品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在当时也是享誉国内的。”

据一些老工人回忆,随着当时产品销售的火爆,合肥胶带厂又及时拓展业务,曾经为安徽省最大的煤矿厂生产大型输送带。而随着合肥工业化水平的进步发展,厂里也为美菱冰箱厂、合肥洗衣机厂、江淮仪表厂等本地企业生产配件,其中最令我们骄傲的是为合肥矿机厂的挖掘机和叉车厂的合力叉车生产橡胶密封配件。这些配件畅销国内后又远销海外,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甚至在1997年工厂破产后仍然有许多外国客户前来订购。

据一些老工人回忆,早在1977年合肥胶带厂就大胆改革,在厂里实行经济责任制。就是在生产中,谁能控制产生的废弃物越少,消耗的材料越少,产品质量越高,就能拿到每月5元的奖金。要知道,当时厂里干部月工资也才45元,一般工人只有30多元钱。果然,这种制度既激发了职工们的生产能力,又为厂里实现了节能减排,大大降低了产品单位能耗。

一次意外而没落

而说起合肥胶带厂从繁荣走向衰落,可以说带有点戏剧性,甚至说有点意外。而这个意外,只不过是一场传染病。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场传染病,让合肥胶带厂栽了一个大跟头。

“当时为了防止这场肆虐全世界的传染病继续蔓延,人们无论是社交、工作,还是执勤等都戴上了一种乳胶手套。于是,在省外贸局的倡议下,厂里领导最终拍板决定,研制及大量生产这种手套,厂里的职工也相应增加到了1000多人。”曹恒岭回忆说,为此厂里前前后后投入了几百万元家底,包括引进设备、研发工艺、搭建厂房、组建生产线、购买原料,最后一共生产了两个集装箱约30多万件产品。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随着这种流行病的消退,他们刚在国际市场上打开的销路就逐渐下滑,产品全部滞销。这一下使得合肥胶带厂损失惨重,连投资设备的钱也搭了进去。自此后也就一蹶不振,慢慢没落了,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消失。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说曾经风光一时的合肥胶带厂如今连可供参观的遗址都没有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合肥胶带厂所取得的辉煌与荣耀,尤其是合肥胶带厂在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的与其他厂的不同之处,甚至是过人之处,是有一定历史意义的。

□程堂义

    责任编辑:李东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