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文化 >正文

马丽春:永远的韩阳

2019-12-10 15:27:43   来源:安青网

12月7日,安徽青年报社原社长韩阳在合肥病逝。

12月10日上午,冬天的阳光初升,但站在合肥殡仪馆1号厅门口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悲痛、惋惜与遗憾。数百名亲朋自觉在门口排起了长队,那是韩阳生前的同事、学生、亲友,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韩阳。

多日来,韩阳先生去世的这条悲痛消息在书画圈和媒体圈引起很大震动。所有人都在怀念他,都在说他的事,说他的才华和纯粹,他是那种非常善良又非常有才华的人。在马丽春看来,他的人品、魅力更让人钦佩。“他是著名艺术家郭公达先生的外甥,十分敬重老人家,头一天晚上,还去探望舅舅、舅妈,很轻松地说,第二天要做心脏搭桥手术,但是没想到,当天夜里可恶的病魔突然发动攻击,抢救无效,猝然离世。”马丽春说,这条离世的消息把她打懵了。在她印象中,韩阳先生是书画圈勤奋的典范,每天都在微信中发作品出来,为人是那样的睿智、深刻、博学而低调,又让人特别感动。“他的话语不多,却极有见地。时有震撼。”

以下内容摘自微信号:同步悦读

作者:马丽春

永远的韩阳

■马丽春

今天一早在家里打扫卫生,电脑开着,偶尔瞥一下微信消息,突然有人在群里说:“韩阳去世了”......这条消息把我打蒙了。天天微信上晒作品的韩老师刚退下来不久,怎么可能走呢?他才63岁啊(56年生人)。马上询问沙敏女士(原《安徽青年报》总编助理),你们的韩总走了?她回答我,刚从韩总家回来。是今天早晨三点多的事,大面积心梗,抢救无效......他母亲还在病重治疗中,还不知道儿子已经先他走了。

这条悲痛的消息立刻在书画圈和媒体圈刷屏。所有人都在怀念他,都在说他的事,说他的才华和纯粹,他是那种非常善良又非常有才华的人。看画展时总是笑着,和每个人打招呼。有人前天还电话联系去他家取画,这个画展我也递交作品了。电话联系时他说母亲病危,正要去医院,作品是从他家里取出来的。还有人说前两天看画展时还碰到他。

他昨天还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微信。时间永远停留在了2019.12.7,12:51.

很快,我同事黄从慎也向我告知韩阳先生去世的消息,他说,你以前还写过他呢?这文章我差点忘了,经他提醒,我想起来了我是写过韩先生(当时他是《安徽青年报》社长),我去过他办公室好几次,他现场画画示范给我看,还送过我作品,每次见面时他都鼓励我表扬我,他对绘画技术毫无保留,言词恳切地指导我,我能坚持下来,韩阳先生于我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当年我写他的这篇文章发表在《新安晚报》上,正是黄从慎编的。原名《画家韩阳》。以下是那篇文章的原文,谨以此纪念韩阳先生。

一直以来,在许多人的眼中,韩阳就是个报人。他经营着一份报纸,他的身份标签在我们这些中青年报人眼中,除了“报人”或“著名报人”最配他外,还有什么呢?

当然,这只能怪我们的见识太浅薄,当然也得怪韩阳先生太低调,低调得像我这种做了十多年文化副刊的老记也只知他的报人身份,而不知他的画家身份更卓越,更配他,也更贴近他内心的自我认知。

我能走近韩阳,这得感谢微博。我关注上他,有些时日了,而和他有互动,有亲近接触,并聆听教导,则在我研读书画后。人,就是奇怪,多年来,只知江湖上的韩阳大名远扬,而有仰望之心;却不知真正的韩阳,是那样的睿智,深刻,博学而低调。当我和他两度交流后,我感觉我可能写不了韩阳。他不是一汪清池,而是一潭深水。见多识广,知性却又随意。轻松间一打开话匣子,你就只有当学生的份。他的话语不多,却极有见地。时有震撼。

韩阳画作

和画家聊过很多,也写过很多,有些画家还会被我的假学识震住,和他们聊天,我基本上轻松自如,无需做笔记,只是嘻笑间完成一个采访。事后凭印象便可写成像样的文章。可和韩阳不,几句话后,我便提出恳求,允许我记下一点他的语录,免得我的坏记性在若干天后便风化了。可就是记了笔记,他滔滔不绝极有见识的话语,也会让我心生窘迫,感觉得反复回味才能提笔。于是,和他深聊(其实只一半,便被人打断)后一周,夜半醒来,我还感觉拿捏不住如何写他。这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堪称少见。

韩阳19岁时就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全军美展,当时入选的还有陈丹青的进军西藏油画。他们一起崭露头角,还有现任安徽美协主席的张松。韩阳参展作品是版画。解放军报曾发表一篇关于此次美展的述评文章,韩阳那幅版画就以配图的形式出现在军报上,署名“战士韩阳”。军展后南京军区破天荒给了两个名额推荐上美院,其中一个推荐上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的名额给了韩阳。那时的韩阳肯定足够激动,什么都准备好了,可最后却因近视眼没走成(也许被人顶了呢)。遗憾。没想到,再过若干年,他就被抽调到北京武警总部,筹办全国武警美术摄影大展,就住在中央民族学院附近,多少感慨在心头吧。韩阳说,他们当时还请到了范曾来做评委。当然,更早之前,在南京军区时,范曾就曾给他们上过课。

韩阳画作

战士韩阳在画界能脱颖而出,当然和他的童子功有关。他的少年学画履历和许多画家的经历大致相仿。也是小时便酷爱绘画,画作很早便被老师推荐发表,那时他那个著名画家的舅舅(郭公达)还未曾影响到他。影响他是二十年后的事。

画家韩阳转为报人韩阳,是在他脱下军装转业回安徽后的事。倘若他不急着回老家,那么此后韩阳的发展势必更上层楼,至少在他画家韩阳的上升态势上。他的声名远播海内也是完全有可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偏居一隅,被报人身份掩盖着,画家身份反而不彰。

韩阳画作

我对韩阳的一份亲近,是他一见我面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能有今天,得感谢你们浙江的山水和培养”。他举了金华,龙游和杭州。这三地,对他意味深长。而我是金华永康人氏。我在杭州读大学时,韩阳还在杭州。他的驻营地,就在浙江美院对面。用不着穿街过市,他就可以自由进出美院。而美院的老师一听说他舅舅是郭公达,都喜欢极了。郭是浙美的优秀学生。他第一年入校的参赛作品被就学校留下。老师们印象深刻极了。在中国美院中,浙美(现更名为中国美院)在中国画教学方面,最为耀眼,在全国美院中执牛耳。潘天寿居功甚伟。韩阳自由进出浙美时,那些在中国画坛中声名卓著的人物,还都健在,虽然境遇有些不堪。也因此,说浙美培养了韩阳也不为过,尽管在他的学业史上,不可能填上浙美,可他的私淑老师却都出自浙美。我们闲扯时,随口扯到沙孟海。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学院的院长何任教授和沙孟海关系颇好,我们的校报是沙老题写的,学校有什么事,都请沙老题写,而杭州当时的大街小巷,沙字一度到处可见,我年少时便极喜欢他的字。韩阳说,他手里有一张沙孟海题写的书名。1976年,他正负责一本书的封面装祯和插图,领导让找沙孟海题写书名,他和一个战友就拿着一张介绍信到六公园对面的一幢小楼,叩开了沙家大门。递上介绍信,面对两个小战士,沙老随手撕了片宣纸就开写。大书家的风度于此可见。沙老一共写了三遍书名。他们每人手里都撕了一片字做纪念。这故事我听了极其羡慕。韩阳说,他当时见的都是大家,可当时谁都没有想保留他们片纸只字的习惯,只沙孟海写的那几个字,让他保留下来了。

现在的韩阳,每天经营报纸的同时,只要有时间,就会腾出身来画画。他说前一个春节在单位值班,十天时间他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雪在外面下着,他就画画,画了一百幅小品。韩阳的小品我看过一些,水墨韵味十足,线条随意有致,空间处理极当,人物点缀其间。见一幅让人爱一幅。而他出手之快,会让你吃惊得掉下眼镜。说他已进入化境,当不为过。他说他画小品从不重复自己。而不久前,另一老画家告我,他也在画小品,也绝不重复,目标是一百幅,可他数月下来,只画了二三十幅作品。当然,这样的比较似无意义,可是否也说明,韩阳的山水笔墨已进入我笔写我心的境界了?率意,随性,洒脱,自然,却又真味存焉。此文人画的最高境界也。

韩阳画作

早年画版画、画人物的韩阳中年转身画山水,而他的山水笔墨中又笔笔分明是黄宾虹那一派。在微博上我曾请教他对黄宾虹的看法,韩阳老实承认自己是黄宾虹的追随者。他对黄宾虹的认识极有见地,令我对他肃然起敬。70年代,上海美术馆曾同时举办过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四人展,这四位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大家同台亮相,一时观者如潮,当然也吸引了韩阳。说起这四人同时展对他的刺激,韩阳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齐白石称得上惊艳,而徐悲鸿把西方解剖学带进来,在画面中体现出科学;张大千泼墨泼彩的大面积渲染,让中国观众看到绘画还可以有这样一种呈现方式;至于黄宾虹,最令他震撼,他是中国山水画的集大成者,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迄今无人超越。韩阳后来向中国山水画方向的倾斜与转变,是在他转业回安徽后,终于可以真正师从舅舅郭公达了。那时韩阳时常去舅舅家聆听指点,看他画画;而舅舅画画时,他就在边上画画。画好后再让舅舅评点。韩阳评价他舅舅郭公达,是“中国山水画里程碑式的人物”。有这样一个人物随时指点你,韩阳转身中国画,想不惊艳也难。

韩阳也是学者型画家,报人身份对他成为学者型画家肯定有巨大推力,虽然多重身份纠缠着他,让他一时无法做一个纯粹的画家,但当年的黄宾虹也曾是报人,学者身份间的互相影响,虽隐秘却自然,文人画家在中年后多会有巨变发生,无论是黄宾虹还是齐白石,其衰年变法皆惊艳世人,我们有理由期待着韩阳的更多突破。

韩阳先生微信朋友圈最后一条消息

    责任编辑:祁梦宝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