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守护青山绿水 提升生态“颜值”

2019-04-26 10:29:53   来源:皖江在线

QQ图片20190426072726.png

林绿山青,天蓝水碧,空气清新。行走在一江两岸,抬眼望去,皆是一幅山水相依、绿色宜居的生态画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三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作出的“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坚持生态优先,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深入推行河长制、林长制、环境治理等,全面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马鞍山篇章。

山更绿了

绿色是我市最鲜明的底色,山林是我市最宝贵的财富,马鞍山一直逐绿前行、不负生态。

在博望区横山林场,刘明强是一棵会走路的“树”,20 年来,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山上,这几年更是格外用心,像全市 800多名护林员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我市丰富的山林资源。

三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像刘明强一样,坚守在生态环保一线,守护两岸青山。2017年,我市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聚焦增绿扩面提质,将全市6个生态脆弱区、敏感区、重点林区和湿地保护区划定为市级林长责任区,将其他重点生态部位、森林和湿地分布地划作县、乡两级林长责任区,村级林长的责任落到山头地块。2300多名林长和护林员先后加入到“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草一木”的管理队伍中,定点定人、保山护绿。

城在林中、绿在道中,为了让城市居民享受到城林交融的生态风光,马鞍山还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持续增绿、增效、增美,让森林在城市“安家”。仅 2018年就完成人工造林 1.9 万余亩;新建和改造提升公园绿地 8 处,新增绿化面积 196 公顷,新建和提升绿色长廊171 公里;新建水系绿化 35 公里,新增长江复绿 1800 亩;新建提升绿道 124 公里;对全市 149 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我市森林绿化面积越来越广、越来越精。

不仅如此,去年以来,我市还加快推进长江两岸“建新绿”绿化工作,加快构筑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打造美丽长江风景线。

水更清了

“现在村里这条河河水清澈,与前两年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涂县姑孰镇灵墟村村级河长唐成保介绍,三年前,该河道上垃圾成堆,各种漂浮物随处可见。为此,村里专门开展了环境整治,清除杂草、清理垃圾,改善水环境质量,由他牵头组织的护河小组每天都会巡查两次,确保河道干净畅通,当地百姓称赞这条河治得好、管得好。

三年来,围绕保护“好水”,我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改革,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共设立河(湖)长 2196名、布设河(湖)长公示牌 2196块,河长公示牌还特意标明了 24 小时畅通的环保热线和河长办手机号码,接受社会监督。

“河(湖)长制的推行改变了‘九龙治水’的局面,治水职责变得更加清晰,河湖也迎来了河畅波清。”市水利局河长制工作科负责人疏礼云介绍,我市河长制 2017 年开始建立,2018年更是采取了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了水域岸线固废、排查河湖“四乱”问题等整治行动,取得了积极效果。两年来,全市各级河(湖)长聚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固体废弃物整治等方面问题,密集河湖巡查,系统部署,强力推动了河(湖)长制工作开展。

环境更好了

站在长江马鞍山段陈家圩大堤上,极目远眺,滔滔江水奔流不息;环顾四周,柳树、灌木在岸滩上竞相生长,一条初具雏形的绿色岸线通向远方。很难想象,不到两年时间,这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发展不能牺牲环境、牺牲生态、牺牲资源,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在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策者的眼中,唯有生态先行,才能“一马当先”。为此,我市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勇气,着力实施“1515”规划,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建设。

让城乡绿起来、美起来,2018年,串串生态音符融进马鞍山高质量发展的乐章:沿江化工企业、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问题整治成效明显;PM10与PM2.5同比双双下降,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7天,环境空气质量达历史最好水平;新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64公里、污水管网42.42公里;完成黑臭水体整治 28条,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记者 况安轩

    责任编辑:刘鸣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