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心脏病突发!这位知名学者逝于学术报告现场

2018-11-06 09:38:39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11月4日,我国空间探测专家、科大校友王焕玉教授

在合肥做学术报告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去世!

这是他人生最后一场报告。

中科高能所官网发布讣告↓

11月4日17: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54校友,原中科院高能所党委书记王焕玉教授,在于合肥召开的“第二届射线成像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64岁。

这是他人生最后一场报告。王焕玉始终坚持在科研一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王焕玉是我国粒子天体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杰出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慧眼”,就包含了王焕玉教授36年间的不懈奋斗。

为“慧眼”奋斗36年

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研制空白

王焕玉的研究领域在深空,听起来似乎不太“接地气”。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玉兔”号月球车缓缓行驶在月球表面,它的机械臂上唯一的科学仪器——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APXS)便是他率领团队负责研制的。

2017年6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慧眼”。这个由中国人架设的自己的空间天文台,成功结束了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没有自主数据的历史,也是他及科研团队登上的新的科研高峰。

为此,他不懈奋斗了36年。

“慧眼”升空让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终于出现了来自中国的“观众”。该卫星填补了我国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研制的空白,实现了我国天文观测由地面观测到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铸就了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慧眼”上天的背后,有一支庞大的科研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王焕玉正是团队中最有分量的人员之一。

1978年,王焕玉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他便来到高能所读在职研究生,主要学习粒子物理及宇宙线物理,做探测器和电子学系统的设计,进入航天领域后,又多学习了一项实验系统的高可靠设计,主要是研究粒子天体物理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它的可靠性。此后,他很快与X射线结下了不解之缘。

X射线,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在空间科学探测研究中,无论是自然物理现象基础研究,还是地外资源、灾害研究和国家安全应用研究,X/γ射线探测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

随着硬X射线研究的深入,王焕玉逐渐成长为骨干,后来他成为了我国探月工程中X射线谱仪分系统指挥、主任设计师。

2013年12月6日,嫦娥三号卫星所载的探测器——玉兔月球车行驶在月球表面,它机械臂唯一的科学仪器X射线谱仪利用携带的激发源,轰击月壤表面,对产生的元素特征X射线进行原位探测,通过分析获取月表元素种类、含量,为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原始数据。

玉兔车上的X射线谱仪,其性能功能指标在国际同类仪器中处于领先水平。

如今,中国人已经通过“玉兔”拿到了月球的第一手数据,实现了重大突破。

生平介绍

王焕玉1954年12月生于河北省文安县,1978年1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8年11月获得在职硕士学位,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3月至2001年4月担任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原宇宙线与天体物理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纪委书记;2003年3月至2014年10月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所获荣誉

王焕玉因学术贡献突出,获得多项奖励: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2004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荣获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0年,荣获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2011年和2015年,因在嫦娥二号卫星X射线谱仪和嫦娥三号卫星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项目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他作为第一完成人两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来源:聊时局 综合中科高能所官网、合肥晚报等)

    责任编辑:杜宇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