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文化 >正文

用传统筑精神家园,以传承塑文化自信

2018-04-04 16:58:10   来源:新华月报网

多少清明花雨中——自然清明、寒食烟起清明来——节日清明、朝气蓬勃动清明——青春清明,像一幅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4月5日清明节当天17:35,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悉心制作的《传承的力量》清明篇缓缓打开卷轴,从清明节节日时令习俗——节日文化特质——节日精神内涵,由表及里生动铺展出清明节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华少年中、在菁菁校园里的的传承与弘扬。

在北京先农坛的石阶上,景山学校的师生们吟诵着“兰亭序”;在扬州瘦西湖畔,排箫艺人带着孩子们踏青;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晨光中,戏校的学生们正在集体练晨功。清明篇开篇的微电影《万物生》集合了一组全国各地区学校孩子在阳光中、在春光中朝气蓬勃的镜头,也定下了整期节目的情感基调。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明节”是“节日”,也是“节气”,更是一种“气节”,在这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日子里,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春天,拥抱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着“清明”。

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中,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报送节目的基础上,清明篇展示了北京景山学校、扬州高新区实验小学、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山东高密市姜庄小学、福州市艺术学校、天津北闸口小学、天津雍阳中学等学校的优秀节目。而在一个个精彩的表演、一项项精湛的技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一批批优秀的校园文化传承人背后,我们看到的全国广大基层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调动自有资源,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坚持“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深入地改进体育、美育教学,以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为抓手,为学生从小打下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底,有力地促进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正是这样一所名校,从2012年到2015年有一个班级一直以吟诵学习为本班的文化特色,在吟诵学习中这批孩子被陶冶得温和有礼,敦厚优秀。为了纪念此事,学校以这个班级“九二班”为谐音,成立了“久而”

吟诵团,寓意让学生们久而久之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学校的攀峰精神。

而坐落于扑灰年画之乡山东高密市姜庄镇的姜庄小学为了将扑灰年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广大,编撰了《红黄蓝装点七彩童年》校本课程,每周给学生上一节扑灰年画课,将这一传统文化带到了课堂。此外,学校成立年画社团,实施“以社团带动全体”的工作策略,让扑灰年画走进更多孩子的心里,从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继承。

清明的风,吹来先贤勇敢的身影,那是民族不朽的钢铁脊梁;清明的雨,歌唱着先辈凛然的篇章,那是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除了以吟诵、书法、年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清明节的风貌习俗,清明篇也通过微电影《雨花台》、南京第九中学的大合唱《我的祖国》、湖南工业大学的红色舞剧《最后一封家书》、南京将军山小学的武术大课间《满江红》,表达了清明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独树一帜的一面:跨越时空、兼顾生死,哀思与乐游并行,既朝气蓬勃,又充满缅怀。

深沉的民族感情来自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知,这种认知扎根在传统节日的沃土中,透过千年传承的光亮,开出了一片似锦的繁花。今天,少年们用精湛的表演、用坚韧的传承给荧屏奉上了一道精神盛宴,让我们在清明这样一个沉静而又温情的节日里,回望家园,心生感慨,满怀眷恋。

    责任编辑:祁梦宝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