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教育 >正文

合肥一培训公司卷钱跑路 30多人没找着工作还背贷款

2017-12-29 16:33:17   来源:新安晚报

合肥昨天很冷,阴沉的天空飘着细雨,18 岁的小美(化名)站在青龙潭路上,不知何去何从。更让她感到无助的是,明年1 月份开始,每个月她要开始还贷了。小美是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大三学生。今年6 月,她在蜂鸟卓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蜂鸟”)子公司——合肥蜂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蜂合”)报名培训。协议约定,培训费16800元,分期付款。培训后,公司保障就业,一线城市月薪4000 元~9000 元,二线城市月薪3000元~8000元。然而小美并没有如愿被安排就业,12月26日她发现,公司已经人去楼空,负责人也联系不上了。小美说,和她类似遭遇的,还有小力(化名)、小强(化名)等30多人,大部分是大学生。

签约:公司承诺安排就业

小美清楚记得,今年6月,合肥蜂合在学校做宣讲的场景。

当天有很多学生过来听讲座,富有激情的讲师向大家介绍说,合肥蜂合总部在北京,是北京蜂鸟的子公司,鼓励学生们参加培训,将会学到最前沿的计算机知识。

合肥蜂合青龙潭路办公点已经人去楼空。

小美学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明年就要毕业了。她希望能学会更多计算机方面的技能,从而找到一个好工作。今年6月下旬,她和其他7名同学来到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南路的合肥蜂合公司报了名。

“我们签了培训协议。培训时间为4~6个月,公司会教我们java+Web大数据开发等最前端的知识,还会带我们做项目。”小美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公司会保障就业,在学习期间,还能免费提供住宿。”

记者在小美提供的一份培训协议上看到,甲方为蜂鸟卓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乙方为小美。在就业保障一栏提到,签约4个月后,在实训理论和实训期间,甲方随时会安排技术阶段就业机会,一线城市月薪4000元~9000元,二线城市月薪3000元~8000元。

“因为合肥蜂合是北京蜂鸟的子公司,所以当时合同上盖的是北京蜂鸟的公章。”小美说。

贷款:贷款资金给了公司

小美说,培训不可能免费,公司要求缴纳培训费,一共是16800元。因为他们是大学生,没有那么多钱。公司就帮忙联系贷款机构,可以分期付款。

“他们找的宜信贷款公司,16800元,分期付款。”小美说,还款模式是“9+15”:前9个月由公司替学员每月还168元。从第10个月开始,自己每月还款1355.76元。实际上最后还款数额是21848.4元。

“我们下载了APP,把身份证信息、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父母信息都上传后,贷款就办下来了。”小美说,宜信并没有把钱打入学生账户,而是直接打到了合肥蜂合账户。虽然她也有些忐忑,但是想想公司毕竟在学校开过讲座,还有这么多学员都报名了,应该不会有问题,“我们学校有8个人,还有其他学校的大学生。我们分成2个班上课,每个班大概18人,这一批学员有30多人。”

“协议也提到了,如果甲方没有兑现协议内容属于违约,乙方可以选择甲方全额退还学费并配合解除贷款协议。乙方没有成功获得甲方推荐的工作之前,由甲方负责偿还乙方学费的贷款。”小美盘算着,等到第10个月时她应该有了一份好工作,月薪至少有3000元,一个月还1000多元贷款不是问题。

意外: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7月初,培训正式开始了,上下午都上课。小美说,老师都说自己是从北京过来的,积攒了丰富的计算机领域的工作经验。

小美告诉记者,其中一名老师叫王鹏,实际上他也是合肥蜂合的负责人,基本上所有事情都归他管。还有一名老师叫李然,不过他上了两个星期课就没来了。

培训如期进行,不过10月份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合肥蜂合从包河区搬迁到了经开区青龙潭路附近。

“11月底,我们学得差不多了,老师就让我们试着自己找工作。”小美说,她和同学们就一起在网上、人才市场寻找招聘信息,也面试了一些IT企业,“我们大概找了一个星期,面试的企业都说我们学的知识太老了,学得也不是特别好,都不要我们。”

“我们把求职情况反馈给老师,老师说你们不会,那我们就继续学。”小美告诉记者,不过老师上课态度有了转变,“他们不认真了,老让我们自己上网查资料。”

“原本说带我们做项目的,后来也没有做项目。”小美说,大家更着急的是工作问题。后来大家就陆续自己出去找工作,没留意公司的情况。

然而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周一(12月25日)晚上王鹏在微信群里通知周二(12月26日)上午10点开会,讨论工作事宜。然而第二天大家过去,发现公司已经搬空了。

调查:工资房租都还欠着

昨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来到合肥青龙潭路合肥蜂合办公所在地。大门敞开,桌椅随意摆放,烟头、纸屑散落一地,桌子上还放着合肥蜂合小程序开发的一些空白服务合同。

在这里,记者也见到了小力、小强等7名学员。他们来自全国不同高校,有的还未毕业,有的是今年才刚毕业。“我今年夏天毕业,在网上看到他们招聘信息后,就参加面试了。”小力说,面试后,很快合肥蜂合通知他入职。但是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费是18800元,分期付款。

记者也联系上了合肥蜂合一名员工。该员工说,公司拖欠她2个多月工资,合计1万多元。除了她,还有4名员工工资也被拖欠,总共应该有5万以上。

昨日记者见到了合肥蜂合租赁办公场所的房东,他也感到憋屈。“10月份,王鹏说先租一两个月,再签合同付钱。现在合同没签,钱也没给。什么时候搬走的,我都不知道。”房东说,合肥蜂合不仅没给房租,他们还给了王鹏1500元钱做维护网站的费用,结果现在都打了水漂,“我给他打电话,他不接。发微信也不回,现在联系不上他了。”

说法:企业法人撇清自己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宜信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已经获悉了小美等人的遭遇, “我们把所有款项都打给了合肥蜂合。我们也会配合学生维权,但是现在蜂合公司人不见了,只有学生想办法还这笔贷款。”

记者在北京工商局官网上查询了蜂鸟卓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记注册基本信息。信息显示,该企业经营范围包含: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推广;软件开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不得面向全国招生)等。

记者在网上找到北京蜂鸟的一个联系号码,但是拨打过去却无法接通。

昨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联系上了合肥蜂合企业法人李然。“其实我只是名义上的企业法人,没有股份,合肥蜂合的实际负责人是王鹏。”李然说,他是北京蜂鸟聘请的管理层员工,王鹏是北京蜂鸟的一名股东。北京蜂鸟的业务已经停了大约一年了。正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所以8月31日他就离职了。

“我很早就提出来更换法人,但是一直没有更换。现在我心里也有预期,如果学生们起诉,我也会按照法律程序负责。”李然说。

昨日记者也拨打了王鹏电话,回应已经暂停服务。

警方:暂不构成诈骗案件

记者和小美、小力、小强等人一起来到了合肥市经开区临湖市场监督管理所。接到反映后,所长刘海峰非常重视,现场查询了合肥蜂合的企业信息。

记者了解到,合肥蜂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李然,成立日期为2016年9月2日。经营范围有:互联网科技研发推广;软件技术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培训等。在股东及出资信息一栏,蜂鸟卓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赫然醒目。

刘海峰表示,他们将对合肥蜂合进行调查。如果反映属实,将把该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信息。

随后记者又和小美等人来到了合肥望湖派出所、合肥公安局包河公安分局。警方表示,因为企业真实存在,从目前情况来看,暂不构成诈骗案件,属于合同纠纷。建议小美他们到法院起诉合肥蜂合和北京蜂鸟,维护合法权益。

学校:将做学生坚强后盾

由于合肥蜂合在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举办过宣讲,就此,记者也联系了该校信息工程系一名梁姓负责人。他听了之后很震惊,“当时企业联系我们想在学校做一个科普讲座,我们也想给学生科普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就同意了。”

这名负责人说,学校讲座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和培训也没有关系,更不会允许企业收学生的钱。“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学生的反映。如果学生确实遭遇了这些问题,学校是学生们的坚强后盾,会帮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今年暑假我们也停掉了和蜂鸟的合作,以后也会提醒学生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学生:已准备向法院起诉

昨日记者联系了安徽大森律师事务所闫法顺律师。闫律师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学员们和贷款机构已经形成了民间借贷关系,所以要偿还贷款。如果合同盖的是北京蜂鸟的公章,学员们可以起诉北京蜂鸟和合肥蜂合,追究他们的违约责任。如果在审理中发现合同加盖的公章是虚假的,合肥蜂合以及相关人员可能涉嫌合同诈骗,学员们可以请求法院,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闫律师特别提醒,我国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中均有相关规定,企业录用员工时不允许收取任何培训费用。大家在找工作时,如果遇到企业入职要求其支付相应培训费用,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交培训费用。如果发现企业有问题,可以向劳动部门反映。

记者了解到,小美、小力、小强等人的家庭都不富裕,但他们现在只有想办法偿还这笔贷款,并准备向法院起诉,维护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