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共青团讯 >正文

90后团干扶贫日志

2017-08-14 16:44:06   来源:安青网

本期策划 团干扶贫记

编者按 他们将青春与他们的脚下的热土紧紧相连。地点不同,背景不同,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扶贫攻坚,他们还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团干部。本期推出由各市团委推荐的团干在扶贫一线的报道和扶贫日志。

\

扶贫日志

“输血”不如“造血”

濉溪县百善镇团委副书记 杨紫琼

5月19日,天气晴。今天跟随龙北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吕游走访了申志田、李文成等贫困户。申志田的妻子因为癌症,每年要花费大量医疗费,申志田一直是比较要强的人,他不等不要,自己借钱筹款盖起了大棚,计划在三年里把所有欠的账还清楚。现在他吃住都在大棚,他说:“大棚就是我家的希望,我们要脱贫,要依靠国家的政策,自己也要多努力、多付出。”因为申志田妻子的医药费并不能全部报销,所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申志田说,听说2017年贫困户在医疗报销上的比例要上升了,到时候就好了。我看着他希望满满的样子,很替他高兴。

李文成老人八十多岁了,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只有八十多岁的老伴来照料。两人都没有收入来源,只能靠流转出去的两亩土地一千多元钱。他们居住的房子又破又矮,看了都让人心酸。多次和其子女沟通,但子女的生活并不富裕,赡养的义务履行不到位。

在贫困户脱贫这件事情上,“输血”不如“造血”,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申志田这样的家庭,虽然蒙受不幸,但是随着政策的发送,未来仍是光明的,我们能看到脱贫的希望,但是像李文成这样已经失去了“造血”功能的老年人,要想脱贫,光靠政策兜底,脱贫希望微乎其微。

虽然我是90后,我牢记使命,把扶贫攻坚作为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战场,凝聚团员、青年,当好老百姓的桥梁。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我一方面搭建培训平台鼓励青年创业,积极联合镇社会保险所组织广大青年参加小老板培育工程,并开展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负责人农业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创业青年参观、调研,为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另一方面提供创业渠道激发青年动力,我积极走访入户,宣传小额贴息贷款、农村淘宝加盟等政策,激发青年创业动力。去年我共帮助12名创业青年申请小额贷款60万元,帮助5名农村淘宝合伙人摆放宣传展台6次,开展“青年来把创业谈”交流会5次。

6月1日,天气晴。前段时间,我联合镇妇女联合会和县几位民营企业家采购儿童物资,趁着“六一”国际儿童节给孩子们送上节日祝福。烈日当头,又在秸秆禁烧期间,但大伙都按时到达村里,慰问叶刘湖村、张庄村四名残障贫困儿童。其中一名儿童是自闭症,她的妈妈有精神障碍,父亲是小儿麻痹症,全家没有一个劳动力。他们家看到社会上有这么多爱心人士还惦念着他们,十分感动,她的妈妈虽然精神上有点问题,咿咿呀呀说不清楚话语,还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的父亲说:“我常年多病身体不好,虽然现在日子比较困难,但是比起原来的生活,不知道是好多少了,现在有社会救助、低保、扶贫资金,而且镇、村各级领导还想着我们,真是太感动了。”我心里也暖洋洋的,希望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希望贫困永远消失。

这些年,针对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我组织青年志愿者持续开展了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雨露计划”等系列公益活动,鼓励他们学习,关注他们健康,增加亲情陪护,助力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成长、成才。这两年的时间,我共扶持了三十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上学,帮助了四十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在多次走访中,我与学生及家长促膝长谈,看着一张张稚嫩青涩的脸庞,不忍让他们失学,希望社会能伸出援手完成学生的校园梦。

扶贫日志

身残志坚的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明光市泊岗乡团委副书记 刘坤岳

2016年扶贫工作回头看的时候,我与泊岗乡高秦村七组的秦思伟结对,成为他的帮扶责任人。第一次见到秦思伟是在他姐姐家里,穿着一件蓝色的工装大褂,拄着双拐,依靠在门边,肢体不自然地挺直,笑容满面。

“我弟弟小时候可是顶聪明的。”秦思伟的姐姐说,“如果不是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腰部以下都不能屈伸,现在也......哎......”说到这里,看着一旁勉强站立着无法坐下的弟弟,一阵的心酸。可秦思伟的脸上依旧洋溢着满满的笑容,看不到一丝丝的自怨自艾。

“没啥好叹气的。”秦思伟说,“我的身体残疾了,可我的脑袋一点都没受到影响,我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是贫困户,有国家、有亲人在照顾我,我是想自食其力,以前还到南京卖过报纸。现在想在家里做点小生意,你是我的帮扶人,希望你能帮助我,让我做点够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养活自己。”这真是一个乐观积极、身残志坚的人,我由衷地敬佩他,把他的需求牢牢记在心里。

春节前,秦思伟“知趣”地离开姐姐家,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任凭我们如何挽留都不同意留下,他想过一个自己的年,不愿给别人带来一点点负担和烦恼。为了让他能过上一个温暖、快乐的新年,我联系村干部一起,带上米、面、猪肉等一些过年物品去看望他,看着他破旧的房子,商量着把他列入危房重建名单,建一所新房子。可他说什么都不同意,既不要米、面等物品,也不要建新房,“我其实还行,村里还有其他比我更困难的人,去帮助他们吧。”这是秦思伟对我说的原话。

“作为你的帮扶责任人,同时作为团干部,我必须为你解决困难,让你过上一个好年,其他的困难群众我们也会去看望的,你就不要再推辞了。你想要做点小生意的需求,我一直都记在心里,也一直在和村里协调,想着能为你租一间门面开个小店,让你能在家门口做点小生意。如果我不能‘扶真贫,真扶贫’,让你能自食其力;如果你还继续住着这样破旧的房子,生活达不到‘两不愁,三保障’,那就是我工作的失职”。在我和村干部一再的劝说下,秦思伟终于收下了慰问品,并且同意进行危房重建。

2017年上半年,秦思伟的新房子建好了。同时帮他开小店的事情也有了眉目,高秦村中心路旁边有一户人家长年外出打工,通过联系协商,这户人家以每年400元的低价将一间房子出租给秦思伟做门面;我又联系泊岗街道的批发商,低价帮助他采购一批饮料、调味品、米面等,就这样,秦思伟开起了小卖部,做起了老板。“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是能踏踏实实地干点事养活自己了。我对自己有信心,对国家、对扶贫干部有信心,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秦思伟站在柜台后面乐呵呵的说着,眼神中充满了希望,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扶贫先扶志”,秦思伟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他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着他迈向脱贫路。他的这种精神值得广大扶贫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共青团扶贫干部学习,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以诚心、爱心、热心对待贫困户,终将打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扶贫日志

第一次接触贫困户

铜陵市六国化工集团公司团委副书记 梁晨

草长莺飞的三月天,我被组织选派至枞阳县枞阳镇长安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第一次接触贫困户,是陪伴集团公司王总到他的结对帮扶对象——罗菊梅的家。虽然来之前已经有思想准备,但第一次踏进这她的家中,了解到她家里的情况,我还是有些吃惊,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第一次见面,已经59岁的罗菊梅刚从医院回来,身患尿毒症的她需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也许是生活的重担过于沉重,压弯了她的身躯,罗菊梅背已微驼,一头白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王总已经来过几次,亲热地跟她寒暄,她相依为命的老伴、65岁的何孔胜脸上带着笑容,把我们迎进屋里。

伴着茶香袅袅,罗菊梅夫妇和王总话起了家常。从他们的对话里我了解到,他们有个儿子,但是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只有两个老人相依为命。罗菊梅早年不幸罹患轻微精神分裂症,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且还需要随时有人照顾,后来又得了慢性尿毒症,每年要花费数万元用于透析,这使得这个原本还算小康的家庭不堪重负。何孔胜前段时间被诊断出患癌症,花了一大笔钱,但是依然没能阻止癌细胞的扩散,现在只能保守治疗。“我早年在村里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可惜身体被这个病搞垮了,花了很多钱却没治好,家底都被掏空了。”从何孔胜的话语里可以听出他的无奈与辛酸。可是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不易,他没有太多的抱怨,默默承受着,用他那瘦弱的肩膀苦撑着这个贫困的家。看着何孔胜那饱经沧桑的脸,我的心里无比酸楚又无比感动。

不过,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出台,何孔胜和罗菊梅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351”和“180”两项政策的出台,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医疗成本。村里为他们办理了慢性病卡,罗菊梅的透析费用终于不再是压倒他们家庭的重担。儿子在外务工的收入能够保障他们日常的吃穿用度,日子慢慢归于平静。聊到这里,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时间过得飞快,王总和我向他们告别,何孔胜一直坚持要把我们送到楼门外。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他们呢?现在出台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扶贫政策,回去要好好研究啊。车窗外,阳光如此灿烂,田里的秧苗生机勃勃,路边曾经饱经霜冻的野草、野花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长得、开得这么欢快。是啊,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希望,罗菊梅一家的生活,我们的生活,都会越来越好的,不是吗?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