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教育 >正文

霍邱县:贫困县办出大教育

2017-07-12 16:37:49   来源:安青网

“霍邱县是人口大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贫困县办大教育,县委、县政府能够举县而为,聚全县之智,集全县之财,认识到位,思路明晰,措施有力,提前2年开展创建工作,成效明显。”这是6月27日至28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督导评估组对霍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的反馈评价。

地处淮河岸边的霍邱县是一个拥有16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曾经因交通条件不便、学校设备简陋、生活条件艰苦,教育很落后,全县学校点多面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15所,在校学生13万多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充城区教育规模,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从根本上解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项目 带来大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许多地方一样,霍邱县城原有的教育规划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显得极不合理,全都集中在城市中心,不仅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也给交通、住房、上学等带来很大的压力,令人震惊的是该县城区部分小学竟有100人的“超大班额”。

“看到这些景象,我很纠心,这么多学生挤在一起,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更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的学生写字要歪着身子。真的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围绕县城总体规划,优化城区教育布局,让更多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作为一级政府,一定要满足老百姓的这一点要求。”2015年10月7日,刚刚到任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段贤柱深入城区多所学校调研,看到这些“超大班额”时忍不住地感慨。

近三年,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城区投入,教育规模得到很大扩充。其中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幅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19%、10.18%、3%,财政累计投入教育资金2.34亿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今年,县委、县政府委托县城投公司融资3.5亿元,保障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土地征用、校舍建设、运动场地等项目实施,提前实施了2018年改薄项目。

记者获悉,总投资约6.9亿元的第一中学将于今年 9月1日建成使用,其中规划用地32.8万平方米,设计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另外,投入4000万元,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城关镇中心小学城北分校;投入5000万元,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的城关第一小学城南分校;投入1亿元,占地8万平方米的城南初级中学也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

“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以接纳近两万名学生,不仅可以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提升高中办学的吸引力,而且极大地缓解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教育资源紧张等问题。”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玉红介绍。

同时,为全面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客观需要,农村教育的短板也已补齐,今年,该县优先解决义务教育用地1190亩(农村547亩,城区390亩,民办学校253亩),新建了临水中心小学等七所学校。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2016年共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523个,新建、改扩建校舍11.7215万平方米,维修校舍9.1025万平方米;修建运动场109个、面积26.856万平方米;采购60万册图书、1.2772万台计算机、300套安全保卫设备、6000件(套)食堂设备、2300套“班班通”等教学设备;建设262个运动场塑胶跑道,配备200个钢化门卫室。目前,该县学校宽带接入率、“班班通”配备率达100%,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这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城乡学校差别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投入 带来大变化

走进范桥镇南元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刘振旭布置的“温馨小屋”让人眼前一亮。

简单的陈设,却处处透露着温馨体贴:“心愿树”述说着学生们对父母的思念和自立自强的决心;“亲情电话”簿上,清晰地记载了每一个学生在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和时长;象棋、乒乓球等文体用品在益智健体的同时,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爱和温暖;四周墙角贴上的纸质“栅栏”,给学生们以“家”的安全;就连屋顶也贴满了小星星,寓意着学生们像星星一样,都是教师和家长的宝贝,没有父母的陪伴,学生们也一样能茁壮成长。

南元小学不是个案,该县31个乡(镇)40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和南园小学一样,都按照要求配齐了相应的功能室。原来学生经常在路上玩耍,不愿到校,因为学校除了能在操场上打打球外,只能在教室里看书学习,现在政府配齐了各个功能室,学校成立了十余个学习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习的兴趣也浓了,这些都是均衡发展给农村学校带来的可喜变化。

现在,该县每一所学校都能看到靓丽的校园环境、美化过的校舍、硬化了的操场、高级塑胶跑道、整洁的图书阅览室、温馨的留守儿童活动室、先进的电化教室、设施齐备的学生公寓、舒适的师生餐厅等,

“学校真的成了霍邱县城乡最美、最亮丽的风景”。刘玉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两年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达10.55亿元。今年,县委、政府委托县城投公司融资3.5亿元,重点用于提前实施2018年改薄工程,主要是向农村学校和乡镇薄弱学校倾斜,按照“有缺必补”,“由弱变强”的原则,全面改善全县薄弱学校。

在保障机会均等上,该县按照“划片,就近,免试”的原则,严格执行省、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招生指标到校政策,杜绝城乡学校“择校热”。坚持“两个为主”原则,所有公办学校向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实现随迁子女入学零障碍。建设留守儿童之家372个,实现全县留守儿童之家全覆盖。投入1000万元,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实现残疾儿童入学零障碍。

另外,还将投入5767万元(其中中央改薄专项资金4379万元)新建项目70个,修建运动场119个。2017年~2018年规划项目学校216所,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目前,46个项目已开工,其余项目已全部进入招标程序。通过这些投入,努力消除城乡、校际资源配置差异,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均衡。

大发展 带来大提升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该县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都走在了六安市乃至全省前列。2017年,该县参加高考人数4831人(2016年参考5341人),本科达线2966人(216年2670人),本科达线率61.4%,较上一年提高11.4个百分点,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7.2%)14.2个百分点,连续六年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由于教学质量的连年攀升,该县优秀学生有98%选择留在本县就读,村小学学生的回头率也明显增加,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3.0439万人,各村小学重现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只是为实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还在于教学质量的均衡和师资水平的均衡”。该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巫涛告诉记者,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

为了保障区域间义务教育教师队伍配置基本均衡,该县教育局及时转变工作思路,首先是加快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三年来,新增教师1059人,近3000人次县镇教师向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38名中小学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有效实现了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并实现了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其次是定期开展名师送教、名师大讲堂、分层培养“种子教师”等活动,让农村教师“学有示范,补足短板”,带动更多的农村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第三是切实落实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教师生活补贴发放,规范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加大乡村学校职称评聘倾斜力度,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乡村学校从教30年、20年、10年的教师进行表彰,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农村。为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制定了《霍邱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充分体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激励导向。并从2013年起实施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教师生活补贴制度,重点向村小学、教学点倾斜。根据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将中心学校分为三类,每所中心学校将享受补贴的学校分为A、B、C三类进行绩效分配,C类为享受最高标准,一类乡镇C类人均不低于350元/月,二类乡镇C类人均不低于600元/月,三类乡镇C类人均不低于700元/月。从2015年起,县政府每年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一线教师。从2016年起,实施乡镇工作补贴,补贴标准为200元至500元/月,教师与公务员同步实施、同等标准。

注重紧缺学科教师培养,补齐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师资缺弱短板,今年以来对全县一千五百多名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充分发挥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班班通”、在线课堂等设备,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学校职称评聘职务岗位比例按上限核定,评优评先向农村学校倾斜,有效促进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坚持“一校一品”,做好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注重文化育人是该县教育发展的又一亮点。显性文化注重教室、寝室、功能室布置设计,校园环境亮化、美化,突出亮点;隐性文化注重校风、教风、学风等制度文化建设,突出内涵;文体活动注重形式多样,突出特色,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和“文明校园”、“特色学校”评选活动,促进校园面貌整体提升。

“我们将以此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为契机,以集团化办学为导向,硬件设施完善后,要加快培养名师,着手建立名校,让全县教育步入优质发展的快车道。”段贤柱在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迎“国检”誓师大会的这段话赢得了长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实现“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的战略定位的肯定,也是霍邱县160万民众的殷切期盼。通讯员 潘光华 本报记者 韦玉柏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