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蚌埠:崔玉报夫妇照顾侄子侄女视如己出

2016-12-08 16:26:43   来源: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徐越蔷

在怀远县包集镇石元村有一位40岁的村民,名叫崔玉报。十多年前,他的哥哥去世、嫂子改嫁,留下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无人照顾。崔玉报毅然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视如己出,把他们养大。

担起抚养侄子侄女重任

哥哥去世后,嫂子改嫁,侄子侄女才一两岁。当年,崔玉报的父母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两个孩子整天哭爹找娘,这个家庭每天都生活在阴霾之中。那时候,崔玉报还未结婚,刚参加工作,经济能力薄弱,但他毅然决定:要抚养侄子侄女长大成人。“我带着侄女、侄子,就不会让他们去流浪,也就不会把他们送给别人去养,我心疼啊,就自己来带吧。”

后来经过他人介绍,崔玉报认识了张艳。“当她知道我身边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时,不但没有离开,对我还十分支持。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感觉张艳绝对是一个善良的人。我相信她会孝敬父母,善待我苦命的侄子侄女。”崔玉报对妻子的爱心极为感动,“婚后,她对公婆十分孝敬,对侄子侄女更是精心抚养,比对我们自己的孩子还要亲。”

抚养三个孩子,有不少经济上和精力上的压力,但夫妻俩却从无怨言,更把他们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爱护。在二人的引导下,孩子们都非常懂事,夫妻俩的女儿也跟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相处得很好。如今,崔玉报的侄子侄女都已经参加了工作。

夫妻同心 含辛茹苦十几年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从结婚到今天,张艳默默地和崔玉报一起承担着照顾孩子们的责任。“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天经地义,而抚养侄子侄女却不是必选。”崔玉报说,“张艳是个好人,更是一个好妻子,遇到她是我的福分,也是孩子们的福分。”每次说起妻子,崔玉报总是充满着感恩。

“我跟他恋爱时,就知道他家里情况,我喜欢的是他这个人,所以尽管他家庭条件差、负担重,我还是义无返顾嫁给他。”张艳说,两位老人,三个孩子,丈夫把这个七零八落的家看得比什么都重。十几年来,他担负着三个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有教育问题,每天还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并尽可能地照顾年老的岳父母。

两人抚养孩子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我的那个侄儿从小就特别调皮,再加上父母的事情他也知道,因此内心特别孤寂。后来在受人诱惑接触过一次电脑网络后,他便被网上的新奇所吸引。于是他背着家人逃课上网,而且愈陷愈深。”崔玉报发现这一状况时,便找侄子谈话。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崔玉报在教育他的时候尽量注意自己的用词用语,害怕对他脆弱的内心造成第二次伤害。

于是,崔玉报和妻子决定对侄子沉迷上网这件事实行“慢处理”,并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慢慢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还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增强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和自信心。张艳更是比以往还要关心侄子,让他感受到了深切的母爱,从那以后,崔玉报的侄子就再也没有在网吧中出现过。

炒一瓶辣椒,蒸一笼馒头,这是崔玉报夫妇最经常的饮食了。但只要孩子们回来,崔玉报都会早早地为孩子们炖上一锅好吃的。每逢过年,夫妻俩都会给孩子们或做、或买几件新衣。一晃就是十几年,夫妻俩从来舍不得买一件像样的衣服。去年春节,孩子们给崔玉报夫妇买了一身漂亮的衣服。谈及此,崔玉报忍不住红了眼眶,哽咽着说:“我带他们这么大,就是希望他们健康成长,我心里就开心了。”

孩子们好了,崔玉报夫妇俩仍旧在石元村默默地劳作。两个人含辛茹苦十几年培养侄儿侄女长大成人,把伟大的母爱和亲情化成了和谐社会的一道靓丽彩虹。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