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合肥鼓励中小学提供午休场所

2016-12-07 09:12:34   来源:合肥在线

日前,经合肥市政府同意,团市委、市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合肥市“十三五”青少年发展规划》。

据了解,《合肥市“十三五”青少年发展规划》是合肥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的专项规划,是合肥市和安徽省第一个关于青少年发展的专项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合肥市青少年发展的战略性框架和指导性文件。

“十二五”时期,合肥市青少年事业不断革新、快速发展,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广泛参与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发展状况良好,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与合肥市经济社会同步快速发展,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挥洒了青春汗水与激情。

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的青少年发展目标,将建立健全与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青少年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优化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青少年充分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引导青少年勇于担当历史重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总体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首位,力争挺进全国省会城市十强。

规划从青少年价值观引领、成长发展、创新创业、维权及预防犯罪、社会参与、青年社会组织与青少年服务体系等七个发展领域提出了青少年发展重点任务,并提出10项主要指标和20个重点项目。(中安在线)

合肥鼓励中小学提供午休场所将制定食堂管理办法

合肥6~35岁青少年共有291.7万人,6~18岁青少年93.7万人。“十三五”期间,合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将达到100%,将探索青少年旁听市人大、政协会议制度。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十三五”青少年发展规划》日前正式印发,这也是合肥市和安徽省第一个关于青少年发展的专项规划。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00%普及

规划从青少年价值观引领、成长发展、创新创业、维权及预防犯罪、社会参与、青年社会组织与青少年服务体系等七个发展领域提出了青少年发展重点任务,并提出10项主要指标和20个重点项目。“十三五”期间,合肥青少年计划免疫集中率将达到99%,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10个,注册登记或备案的青年社会组织数达到500个,青年注册志愿者每年人均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5小时,建成市级以上青少年综合服务示范平台80个。

省城还将大力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各类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心理援助热线等工作平台和青少年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加快社区青少年健康指导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合肥还将努力提高合肥市辖区内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职化水平,开展“5·25心灵导航基层行系列活动”,引入团队心理辅导服务,开展班主任和有关任课老师心理教育课程专门培训,为特定群体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到2020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将达到100%。

鼓励中小学提供午休场所

“十三五”期间,合肥将探索建立青少年旁听市人大会议、市政协会议、市法院案件审理的制度,努力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

合肥还将努力供给青少年多样化生活服务。“十三五”时期,力争以政府购买岗位和服务的形式,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组建“合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中心”,利用专业力量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社工服务。推进青年驿站等青年人才公寓建设,继续开展青年集体婚礼等移风易俗活动,为青年交友、恋爱、婚嫁等提供一条龙链条式服务。目前,省城不少中小学已经启动推进午餐服务。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省城将制定中小学食堂管理办法和建设规范,推进中小学生午餐服务,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提供必要的午休场所与设施。

打造多层级青少年足球联赛

更多体育锻炼时间、更多课外活动场所、更多文体活动......“十三五”期间,合肥将做好全国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引导青少年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健康成长。同时加强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建设,促进体育设施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放。在大学生中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活动”,确保青少年平均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开展多个年龄层次的合肥青少年体育运动比赛,培养1~2项体育爱好特长。作为合肥青少年“十三五”发展重点项目,省城将打造多层级的合肥青少年足球联赛,同时建立户外活动主题营,在寒暑假安排更多的青少年户外活动。(安徽商报)

[page]

关于印发《合肥市“十三五”青少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团(工)委、各直属团组织,各县(市)发改委、区发改局、开发区经贸局,各直属事业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合肥市“十三五”青少年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11月25日

合肥市“十三五”青少年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青少年发展基本状况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主要领域及重点任务

第一节 引领青少年思想,培育时代新青年

第二节 营造有利环境,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

第三节 发力创新创业,服务经济社会新常态

第四节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第五节 激发青年热情,动员青年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节 团结凝聚青年,发展青年社会组织

第七节 创新服务体系,满足青少年新需求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政策保障

第二节 组织保障

第三节 资金保障

第四节 人才保障

第五节 监测评估

为促进我市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发展,动员引导广大青少年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做出新贡献,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2014-2018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合肥市首个关于青少年发展的专项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合肥市青少年发展的战略性框架和指导性文件。本规划所指的青少年是6-35周岁的社会群体。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青少年发展基本状况

截至2015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含四县一市)为717.7万人。其中,6-35岁青少年共291.7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40.6%,男性共153.6万人,女性共138.1万人;6-18岁青少年共93.7万人,其中男性共51.7万人,女性共42万人。

“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市青少年事业不断革新、快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广泛参与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发展状况良好,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与我市经济社会同步快速发展,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挥洒青春汗水与激情。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起合肥青年精神支柱,青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青少年思想更趋统一,青少年力量不断凝聚,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进一步夯实。青少年全媒体阵地建设铺开新格局,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发展,“青年之声-合肥”平台起步建设,青年旋律唱响庐州大地。

青年志愿服务助力合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累计招募选拔志愿者47478人次,组织61次专题培训,开展147项主题活动,为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亚洲轮滑锦标赛、合肥国际马拉松赛、RoboCup2015机器人世界杯赛等20多次大型赛会展会提供志愿服务逾43万小时。出台全省首部志愿服务法规——《合肥市志愿服务条例》,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35万人,建立市级志愿服务基地83个,充分展示了合肥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全面深化,连续举办3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和3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暨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合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走出合肥,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91家,举办SYB创业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1080人,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和各类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班200多期、培训青年1.1万人,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累计发放创业贷款近2.7亿元、贴息300多万,帮助2000多名青年创业,带动就业2万余人,演绎了合肥青年的创业激情与梦想。

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不断创新升级,创造性地推进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两项全国试点工作,深化全国首创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工作制度,未成年人违法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推行实施,“合适成年人”到场监督制度探索推进,涉案青少年心理辅导矫正工作制度建立,助推了少年司法改革。青少年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22.24%。

爱心帮扶工作持续升温,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6478万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4.2万多人、大学生9400多人,援建希望小学73所。青少年组织、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优化,区域化团建、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全面推进,新建乡镇直属团组织2361个,圆满完成了1379个村级团组织和362个社区团组织两次与村两委同步集中换届,建立非公企业团组织3057家、新社会组织团组织115家,有效扩大了青少年的组织覆盖,构建起以团组织为核心,以青联、学联、少工委等组织协会为延伸,辐射带动青年社会组织的青少年工作格局,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发挥共青团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合肥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出现频率逐渐增加,功能定位日渐清晰,地位作用不断强化。国家对合肥赋予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国际化都市区、内陆经济开放高地的重要战略定位。合肥正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朝着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伟大目标阔步迈进。生产力格局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核心功能的升级,将带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人才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这些都势必为合肥市青少年的学习培训、就业创业、人才发展、建功立业等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合肥市青少年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青少年教育学习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受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亟需提高;青年就业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促进青少年创新创业的政策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青少年权益维护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发展;青少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发展的促进力量和社会资源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整合等等。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问题意识、改革意识,保持和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紧紧围绕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坚持前瞻布局,坚持青少年发展与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坚持“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合作负责、社会协同参与”,全面加强青少年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开创青少年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光荣使命。

——坚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时刻把为党和人民培养人的工作摆在首位、贯穿始终。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找准工作切入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为促进合肥改革发展稳定发挥生力军作用。

——坚持青年导向和创新导向,以青少年为本,以创新为要,提升青少年的参与度,促进青少年创新发展和全面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与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青少年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优化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青少年充分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引导青少年勇于担当历史重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十三五”时期,合肥市青少年发展的总体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首位,力争挺进全国省会城市十强。

“十三五”时期,合肥市青少年在价值观引领、成长发展、创新创业、维权及预防犯罪、社会参与、青年社会组织与青少年服务体系等七个发展领域的主要指标详见专栏一。

专栏1:合肥市“十三五”青少年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2020

1

青少年计划免疫接种率

约束性

99%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

约束性

100%

3

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约束性

100%

4

青年注册志愿者每年人均参加志愿服务时间

预期性

≥25小时

5

12355青少年服务台年均服务人次

预期性

1

6

市级以上青少年综合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数

预期性

80

7

青少年活动中心

约束性

10

8

注册登记或备案的青年社会组织数

预期性

500

9

示范性青年社会组织

预期性

100

10

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中青少年事务公益项目比重

预期性

5%

 
 
[page]
 

第三章 重点任务

顺应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奋斗目标,主要从价值观引领、成长发展、创新创业、维权及预防犯罪、社会参与、青年社会组织与青少年服务体系等领域来促进青少年发展。

第一节 引领青少年思想,培育时代新青年

加强青少年价值观引领。抓住青少年时期这个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突出学校的引领作用,建立团队分层衔接的道德教育体系,设计开展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特征的道德实践活动。抓住网络时代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的新趋势,统筹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传统阵地,进一步创新价值观引领新形式,通过开发综合性青少年活动中心、引导建设青年社会组织、搭建运行“青年之声-合肥”社交互动平台等,建构价值观引领一体化、全方位体系。在青少年中开展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广大青少年投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重视家庭、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学校和青年社会组织等载体,广泛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全市“十三五”时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工作部署,大力开展青少年诚信教育。突出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与国学深度融合,建立团队一体化分层道德教育体系,设计开展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特征的道德实践活动,始终把诚实信用教育元素贯穿其中。进一步拓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拓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素材和内容,编印个人品德修养青少年教育读本,制作宣传社会公德和诚实信用的动漫作品。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为指导,持续营造“青年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青年诚信文化氛围,探索建立起全市针对青年群体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修复机制,对诚实守信青年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提供正向激励,引导有轻微失信行为的青年通过志愿公益等活动修复个人信用。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深化共青团网站建设,发挥网络主阵地作用,探索形成与自媒体高效互动机制、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积极发挥思想教育、社会舆论和榜样示范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持续强化全媒体传播,在关键时刻“亮剑发声”。

深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严格落实“七五”普法行动,继续推行法治教育进学校,充分发挥网络在引导学校法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扩大法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将法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把法治教育成效纳入平安校园考评指标。每年组织专业普法人员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工地和农村地区,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探索建立青少年旁听市人大会议、市政协会议、市法院案件审理的制度,努力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

第二节 营造良好环境,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

促进青少年教育均衡。保障各类青少年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特别是流动青少年、残疾青少年等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的受教育权利,继续深化金秋助学、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各类助学品牌项目,加大对困难家庭子女和随迁子女的帮扶,随迁子女符合条件的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比例达100%。改善农村薄弱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充分利用合肥市的高校资源,继续探索高校与中小学有效合作机制,提升基础教育办学品质。拓展青少年教育体系建设,将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列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目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指标。保证每周有一个课时的共青团或少先队活动时间,做到团队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互融互通;安全科普教育与文化知识学习同步,广泛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活动;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按照“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产教融合、互利共赢”原则,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大力支持各类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心理援助热线等工作平台和青少年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加快社区青少年健康指导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合肥市辖区内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职化水平,开展“5·25心灵导航基层行系列活动”,引入团队心理辅导服务,开展班主任和有关任课老师心理教育课程专门培训,为特定群体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保障青少年生理健康。全面实施青少年健康促进工程,以学校和社区为依托,严格落实青春期教育,普遍开设生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青少年健康专题讲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编纂和出版青少年健康普及读物,加大烟酒、毒品和网络成瘾危害的宣传教育。加强青少年免疫预防工作,做好青少年易传染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根据青春期的疾病谱变化,加强对青少年营养不良、肥胖、龋齿和视力低下等不良健康状况的防治工作。

丰富青少年文体活动。把共青团和少先队基础建设作为中小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建设好团队阵地、鼓号队、广播站等。做好全国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引导青少年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健康成长。加强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建设,促进体育设施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放。开展大学生“三走活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确保青少年平均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开展多个年龄层次的合肥青少年体育运动比赛,培养1~2项体育爱好特长。扶持青少年文艺事业,加强文艺交流,举办青年艺术家沙龙,发起合肥青年文化创新创意活动,力争举办多次较大规模的综合性青少年文化创意、文艺交流活动。

第三节 发力创新创业,服务经济社会新常态

搭建青年就业平台。用好国际产业结构变革的机遇,借助青年职业生涯导航项目,促进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家庭和媒体多方联合,积极引导合肥青年调整就业心态,找准职业定位。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引导用人单位公平对待各类青年群体。紧抓合肥经济结构转型机遇,大力拓展青年就业渠道,稳步提升青年就业率。继续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适龄青年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落实精准扶贫,引入社会资源改善农村青年就业环境,实施青春助力扶贫攻坚行动,打好青春扶贫攻坚战。

打造青年创业平台。紧抓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城市建设的机遇,加强青年创业品牌化建设,树立青年创业典型,创造青年创业文化,全面推动合肥青年创业工作深入发展。加强青年创业服务,加大对返乡青年创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孵化、培育和发展青年创业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青年创业导师团的作用,不断提高合肥青年创业成功率。响应信用城市建设,探索建立青年信用档案,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设立市级青年创业基金,为青年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创业导师+专业服务”。依托“一路一带”青年人才交流契机,提高创业信息获取、人才流动、资本对接的效率,继续提升合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品牌影响力,积极支持和参与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业平台建设,打造创业生态圈,搭建基本覆盖在肥青年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构筑青年创新平台。依托“创新之都”建设,积极推动青年创新人才工作纳入合肥市人才工作体系,搭建青年创新人才资源信息化服务网络。聚焦合肥产业集群定位,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围绕合肥市重点行业、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等进行创新。举办面向全国的中国(合肥)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集中展示青年科技创新成果。持续开展“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比活动,鼓励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活动。继续开展面向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暨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积极组织青年参与“创青春”全国大赛,并对获奖者进行市级配套奖励。加强区域间交流,开展两岸三地以及国内外友好城市间青少年的交流活动,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十三五”时期,力争形成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青年领军人才为主体的高端青年人才储备,为合肥市青年人才高地的建设提供保障。

鼓励支持青年创优。进一步倡导和激励青年争先创优,实现人生价值。巩固“青字号”品牌工程,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科技创新活动,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做出新贡献。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通过开展五小攻关、导师带徒等活动,弘扬职业文明,优化发展环境。持续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评选活动,搭建青年创优平台。深入推进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少先队事业专业化发展。依托新媒体开展“合肥青年五四奖章”、“最美青工”等评选活动,挖掘和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引导青年树立创优意识,激发创优热情。

第四节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制订市级配套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深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建立健全权益工作机制。完善具有合肥特色的青少年权益工作长效机制,构建青少年权益工作体系,实现青少年权益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全面落实《合肥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观护团”工作制度》,发挥“社会观护团”及法治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推动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依托12355等服务平台,畅通青少年利益诉求渠道,不断拓展青少年自护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深度,维护青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机关多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形成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强大合力。

充分保障特殊群体权益。发挥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作用,健全和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困难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社会救助帮扶机制,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关怀,切实保障各类特殊青少年尤其是随迁青少年公平合理地享有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权益。借助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力量,立足社区,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维权服务,有效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教工作,保障罪错青少年、自闭症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致力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社会组织,推动制定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广泛动员青少年和“五老”等多种主体,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残疾儿童康复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十三五”时期,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有效运行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遏制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

探索建立预防干预机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本土特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建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加强对服务对象的分层管理,县(市)区全面推开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健全对违法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实施柔性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集中管辖”办案机制,巩固包河区集中管辖未成年人案件的“专案专人专办”制度。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治评价和管理机制,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全市未成年罪犯占全部罪犯总数的比例不断下降。

切实优化成长发展环境。继续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制定《合肥市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领和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依托现有资源,探索建立“合肥市青少年社会观护基地”,明确观护对象在企业的监管人,让企业为入驻的观护对象提供学习职业技能的机会以及食宿条件和适当的工资薪酬,以社会化帮教预防,帮助未成年人悔过自新、重拾信心、顺利回归社会。加大禁毒宣传力度,提高青少年拒毒意识,预防因吸毒、药物滥用所引起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助推扫黄打非、打传防邪等专项行动工作取得成效,查禁社会丑恶现象,努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五节 激发青年热情,动员青年参与社会发展

拓宽青少年政治参与渠道。增强青少年政治参与意识,引导青少年积极有序地参与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支持和指导少先队按照“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的原则,完善少先队干部的任职、培训和管理。鼓励青少年对社会重大决策积极建言献策,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训锻炼,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推动党委政府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开展青少年低碳环保行动。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环巢湖国家旅游区建设,组建青少年环保队伍,大力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普及低碳环保知识,树立青少年生态环保理念和意识,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大湖名城·青春毅行”、“创新高地·青春骑行”等大型户外活动,服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弘扬志愿服务公益精神。贯彻落实《合肥市志愿服务条例》,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加强青年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专业化建设,推进志愿服务资格认证和注册登记制度,利用新信息技术建立起涵盖志愿者招募、培训和志愿服务需求匹配、检测与评估等一体化信息系统,提高志愿服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加强项目设计与创新,针对不同需要开展订单式服务,利用网络搭建起需求发布与响应的平台,实现精准化对接。探索建立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信用体系,建立社区志愿者课堂和志愿者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志愿者培训交流活动,创建运行好合肥市志愿服务基地。实施青少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工程,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第六节 团结凝聚青年,服务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发展

主动发现联系青年社会组织。掌握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兴趣类、公益类、互助类组织的工作理念、运行机制等基本情况。通过多种联系形式,依托实体化活动阵地,形成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的沟通交流机制。关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文化文艺领域、新媒体领域、中介组织的从业青年,加强对青年代表人物的联系,着力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青年工作体系。

大力培育扶持青年社会组织。及时发现青年组建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愿望,探索设立孵化基地和孵化基金,建设市、县两级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园,完善各项配套扶持政策,通过专项青少年项目创投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形成一批功能明确、运转高效的公益性青年社会组织。组建合肥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为青年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场地支持、业务指导、教育培训、资金扶助等方面的帮助,搭建青年社会组织承接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鼓励青年社会组织积极承办青少年工作项目,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着力增强服务青年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十三五”时期,力争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并开展活动的青年社会组织达到500个。

积极团结引导青年社会组织。注重发挥青联的统战优势,推动各级青联增设青年社会组织界别,吸纳一批积极向上、影响力强的青年社会组织优秀骨干加入青联委员队伍。注重将社会功能强、影响覆盖面广的青年社会组织吸纳为青联、青企协、青创协、志愿者协会等组织的会员单位。推动青年社会组织行业自律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健全“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专职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青年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服务能力,努力形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正能量。“十三五”时期,重点培育100个示范性青年社会组织。

第七节 创新服务体系,满足青少年新需求

建立健全青少年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整合现有网络和热线资源,改版升级合肥青少年门户网站,完善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平台,大力开展共青团信息化建设,搭建“智慧共青团”工作平台,开展“一站式”青少年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十三五”时期,力争将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力争年均服务1万人次。建成并运转“青年之声-合肥”互动社交平台,及时发布相关公共服务信息,畅通与青少年沟通交流的渠道,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的青少年服务平台,着力解决关系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实际问题,努力满足青少年的各类需求。

全力构建青少年多层次活动中心。新建集青少年学习教育、素质拓展、思维训练、实践锻炼为一体的全省标杆性的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每个县(市)区至少拥有1个综合性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市拥有10个以上综合性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层面普遍建立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平台不少于80个,在青年集聚场所建立“青年之家”,构建起市、县、乡、单位多层级的青少年活动阵地。

努力供给青少年多样化生活服务。“十三五”时期,力争以政府购买岗位和服务的形式,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组建“合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中心”,利用专业力量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制定中小学食堂管理办法和建设规范,推进中小学生午餐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提供必要的午休场所与设施。积极推进青年驿站等青年人才公寓建设,继续开展青年集体婚礼等移风易俗活动,为青年交友、恋爱、婚嫁等提供一条龙链条式服务。

专栏二:合肥市“十三五”青少年发展重点项目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描述

阵地

建设

1

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

标杆性综合性活动中心

2

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或完善)

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

阵地

建设

3

市级以上青少年综合服务示范平台(80个)

示范性

4

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园

青年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基地

5

合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中心

专业社工提供专业服务

6

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完善)

金融服务+创业导师+专业服务

职业规划+职业培训+职业介绍

网络

建设

7

青少年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青年之声——合肥

12355青少年服务台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