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教育 >正文

我国高等院校及专业概述

2016-06-21 17:12:01   来源:安青网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国普通高等学校1978年共有598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截止2011年4月,我国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备案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共有2429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820所,普通高职院校1228所,独立学院311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70个。我国高等学校从隶属关系上分中央部属高校、军队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从数量上看,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从招生数看,地方院校承担了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据2008年统计,地方所属所管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4.2%。本科院校中,地方本科院校占85.7%。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占全国总数的91.1%。

专业是指高校中根据分类和社会职能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作为一个实体而存在的,是相对独立的资源使用和产出的单位。专业共有三大要素组成: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中的人。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地规定了各个专业所要培养的专门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规格,其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身体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职业道德等。

专业设置是指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来设置高等教育的学业门类的过程或结果。专业设置的主体是高等教育行政机构或高等学校。事实上,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如教育行政机构制定统一专业目录,高校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和特色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的立学之本、教学之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关系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专业目录是专业设置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教界乃至整个社会关心的大事。截止到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布点67800多个,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较完整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都对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二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技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引起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挑战。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设置模式。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切实解决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容易出现的高校发展同质化、专业设置趋同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问题。四是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亟须深化专业设置及调整机制改革。这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高校要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形成对专业设置有效宏观管理、质量监督和支持服务的运行机制。第四次修订目录即将完成。与原目录相比,新专业目录增设了艺术学门类,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不含军事学),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调整为91个,并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基本对应;专业由原来的621种调整为469种。

    责任编辑:祁梦宝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