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教育 >正文

按大类招生院校的专业选择

2016-06-21 17:11:31   来源:安青网

近年来,在高校招生宣传时,不少高校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的招生章程中不时出现“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之类的新名词。按大类招生,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按照教育部2001年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分类,共分12个学科门类,如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12个门类学科下设71个专业类,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数学类、机械类等。在这71个专业类下又细分为若干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如何理解“按院系招生” “按大类培养”?它与传统的按专业招生方式相比,这种新的招生方式又有哪些优势?

按大类招生和培养是近年来一些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

“按大类招生”又分两种模式: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另一种模式则是按“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的方式招生。

北京大学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实行按大类招生改革的高校,该校2000年第一届“元培计划班”的设立,即标志着“按学科大类培养”模式的开始实施,同时也就拉开了大类招生的序幕。如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实行按大类招生。可以说按“大类”招生,实行通识、通才教育将成为今后高校招生的基本趋势。

按大类招生使考生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选择难度下降了。

一是考生选择的范围更大一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有的考生以为按照大类招生以后,若干个专业浓缩到一个大类里,感觉上报考的选择余地缩小了。而实际上,按照大类招生以后,不是限制了考生的专业填报,而是增加了考生对不同专业的选择机会。例如,有的考生既对数理基础学科感兴趣,也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感兴趣,还对管理类专业感兴趣,而每个学科又含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专业。一般填报志愿的规矩是一所学校可以让考生选报五至六个专业,这就意味着考生必须要在十几个、多则二十几个专业中进行选择。因为填报专业数量的限制,他不得不舍弃自己喜欢的一些专业。而实行按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相当于过去的一个“专业”,考生虽然还是填报五至六个“专业”,但在实际上却涵盖了十多个、甚至二十多个具体专业了,考生选择专业的范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二是考生选择专业更为理智。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对大学及专业的了解和选择一般都是比较盲目的,大多数考生对所报考的学校并不太了解,还弄不清楚自己所填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前景,也不知道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真感兴趣。实行大类招生的好处是,学生在经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和生活,对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人生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更加理性地进行选择,尽可能地避免盲目性。另外,据介绍,有的高校并非每个专业年年都在某一个省区招生,按院系和学科大类招生,学生入学时虽然没有分专业,但一般在二年级时,可以根据院系提供的专业选修课程要求,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来确定专业和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

三是使学生专业基础加宽,竞争意识得到增强。清华、北大、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的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在具体实践上,就是在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即更看重基础,口径更宽。而把专业教育放在本科后期和研究生阶段。这些大学不希望学生一进学校就确定专业,而应首先把基础打好。因此,学校采用按院系招生、两年后再分专业的做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选择专业,避免了专业选择时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也使得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增强。

四是大类招生填报志愿不需要考虑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分数级差。按专业招生在填报志愿时,在选择不同专业时,要根据这个专业的冷、热程度设置一定的梯度,因为不同的专业之间一般存在级差问题。当按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问题就自然消失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录取机会,缓解考生选择专业的压力。

根据上面对按大类招生学科和专业的划分情况,可以看出在专业的选择时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目标学校的学科大类包含的专业有哪些,其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生应该进一步详细了解该学科大类及所含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配备等情况。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